每日一句/12月

来自中医百科
52166tangao讨论 | 贡献2015年5月9日 (六) 16:4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每日一句列表}} == 12月 == ===12月1日=== {{每日一句/12月1日}} ===12月2日=== {{每日一句/12月2日}} ===12月3日=== {{每日一句/12月3日}} =...”)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今天是2024年11月1日,星期五;现在是06:58 (UTC+8)

12月

12月1日

痰饮之本,皆水也。水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此自阳入阴也。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此地气上升也。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是天气下降也。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水入于经而血乃行也。若阴阳不和,清浊相干,胃气乱于中,脾气难于升,肺气滞于降,而痰饮作矣。除痰者,降气清火治其标,补阴利水治其本。涤饮者,降气燥湿治其标,温肾利水治其本。(柯韵伯打开词条

12月2日

咳嗽 经言脏腑皆有咳嗽。属肺,何为脏腑皆有之?盖咳嗽为病,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风寒暑湿,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故虽外邪欲传脏,亦必先从其合而为嗽,此自外而入者也;七情郁结,五脏不和,则邪火逆上,肺为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上蒸于肺而为嗽,此自内而发者也。然风寒暑湿有不为嗽者,盖所感者重,竟伤脏腑,不留于皮毛;七情亦有不为嗽者,盖病尚浅,只在本脏,未即上攻。所以伤寒以有嗽为轻,而七情郁结之嗽,久而后见。(《张氏医通》)打开词条

12月3日

咳嗽论治 气逆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因甚多,不离乎肺脏为患。若因于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暑者,当与微辛微凉,苦降淡渗;因于湿者,有兼风、兼寒、兼热之不同,以理肺治胃为主;若因秋燥,则喻氏之义最精;因于火者,以甘寒为主。至于内因为病,有刚亢之威,木扣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佐以柔肝入络;若土虚而不生金,真气无所禀摄者,有甘凉、甘温二法。又因水虚痰泛,元海竭而诸气上冲者,则有金水双收,阴阳并补之治,或大剂滋填镇摄,保固先天一气元精。至于饮邪致嗽,另有专门,兼参可也。(《临证指南》)打开词条

12月4日

虚嗽有二:日间嗽,多吐咯白沫,或恶心者,为气虚,宜六君汤,加款冬花五味子。夜嗽多渴,痰不易出,或发热者,为血虚,宜六味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冯氏锦囊》)打开词条

12月5日

顿嗽之证,大都肺燥津伤,故咳剧痰不易出,宜仿清燥救肺汤大意。其中妙在枇杷叶清肺降气,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斯咳渐平矣。此所谓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降之,杏仁又在所必需也。(方星岩打开词条

12月6日

,但呼而不能吸,出而不也。,呼吸不能自由,出纳留滞也。短气,下气不上续,能吸不能呼,纳而不出也。(《医阶辨证》)打开词条

12月7日

喘证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实之寒者,必挟凝痰宿饮,上干阻气,如小青龙桂枝加朴杏之属也;实而热者,不外蕴伏之邪,蒸痰化火,有麻杏甘膏苇茎之治也。虚者有精伤气脱之分,填精以浓厚之剂,必兼镇摄,肾气沉香都气青铅,从阴从阳之异也;气脱则根浮,吸伤元海,危亡可立而待,思草木之无情,刚柔所难济,又有人参河车五味石英之属,急续真元,挽回顷刻。更有中气虚馁,土不生金而喘者,则用人参建中。层次轻重之间,丝丝入扣,学者宜深玩而得焉。(《临证指南》)打开词条

12月8日

短气 仲景短气皆属。《金匮》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又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又云:支饮亦喘而不得卧,加短气,其脉平也。又云:膈上有留饮,其人气短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又云: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证治准绳》)打开词条

12月9日

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津枯血槁。盖暴喑总是寒包热邪,或本内热而后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并宜辛凉和解,稍兼辛温散之。若咽破声嘶而痛,是火邪遏闭伤肺,昔人所谓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治用生脉散六味丸,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张路玉打开词条

12月10日

惊恐 惊悸相似而实非也。子和云:者为自不知,者为自知故也。盖惊者闻响即惊,恐者心中恍恍然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须人伴侣,或夜须灯照者是也。○脏腑之恐有四:一曰,经云:在脏为肾,在志为恐。又云:精气并于肾则恐。二曰肝胆,经云:肝藏血,血不足则恐。戴人曰: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三曰,经云:胃为恐。四曰,经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赤水元珠》)打开词条

12月11日

战栗动摇 河间曰:战栗动摇,火之象也。或言为寒者,未明变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战,反兼水化故也。若据此说,则凡见寒战,皆为火证,何以经曰:阴胜则内寒。又曰:阳虚则外寒。又曰: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又曰: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凡此皆属经言,而河间悉言为火,其然否可知也。(《景岳全书》)打开词条

12月12日

人生气禀不同,得气之清,则心之知觉者灵;得气之浊,则心之知觉者昏。心之灵者,无有限量,虽千百世已往之事,一过目则终身记之而不忘;心之昏者,虽无所伤,而目前之事,亦不能记矣。刘河间谓:水清明,火昏浊,故上善若水,下愚若火,此禀质使然。设禀清浊相混者,则不能耐事烦扰,烦扰则失其灵而健忘。盖血与气,人之神也。经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乃水之体,躁乃火之用。故性静则心存于中,动则心忘于外,动不已则忘不已,忘不已则存于中者几希,故语后便忘,不俟终日。所以老人多忘,盖由役役扰扰,纷纭交错,气血之阴,于斯将竭。求其清明,则曰寡欲,此善治乎火也。苟不以此是务,而日以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惟恃刀圭之力,以求旦夕之功,是谓舍本逐末,徇外遗内也,岂根本之论哉!(《推求师意》)打开词条

12月13日

健忘者,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有因精神短少者,有因痰者,有因肾虚伤志者。经曰: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喜忘其前言。丹溪曰:此证皆由忧思过度,所愿不遂,损其心志,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病在心脾。凡思伤脾,故令转盼遗忘,治以归脾汤,调养心脾,神安意定,其证自除。(《冯氏锦囊》)打开词条

12月14日

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大端虽五,然虚实寒热,互有不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医宗必读》)打开词条

12月15日

不寐故非一种,总是阳不交阴所致。若因外邪而不寐者,如伤寒、疟疾等证暴发,营卫窒塞,升降失常,愁楚呻吟,日夜难安,当速去其邪,攘外即所以安内也。若因里病而不寐者,或焦烦过度而离宫内燃,从补心丹枣仁汤法。或忧劳愤郁而耗损心脾,宗养心汤归脾汤法。或精不凝神而龙雷震荡,当壮水之主,合静以制动法。或肝血无藏而魂摇神漾,有咸补甘缓法。胃病则阳跷穴满,有半夏秫米汤。胆热则口苦心烦,有温胆汤及桑叶、丹皮、山栀轻清少阳法。营气伤极,人参、人乳并行。阳浮不摄,七味、八味可选。余如因惊宜镇,因怒宜疏。饮食、痰火为实,新产、病后为虚。(《临证指南》)打开词条

12月16日

癫狂 癫、狂病本不同:狂病之来,狂妄以渐,而经久难已;癫病之至,忽然僵仆,而时作时止。狂病常醒,多怒而暴;癫病常昏,多倦而静。由此观之,则其阴阳寒热,自有冰炭之异。《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义可知矣。后世诸家,有谓癫狂大概是热,此未必然,其间形气脉气自有可据,须辨察阴阳而分治之。(景岳打开词条

12月17日

癫狂 多喜笑,尚知畏惧,证属不足;多忿怒,人莫能制,证属有余。此病多因惊忧,痰血塞于心窍所致。(朱丹溪打开词条

12月18日

人身气血灌注经脉,刻刻流行,绵绵不绝,凡一昼夜当五十度营于身。或外因六淫,内因七情,气血痰食,皆能阻遏运行之机,致阴阳二气不相接续而厥作焉。○厥而口噤牙闭者,实厥也;厥而口张自汗者,虚厥也。(《证治汇补》)打开词条

12月19日

厥证 阳厥补阴,壮水之主阴厥补阳,益火之原。此阴厥、阳厥与伤寒之阴、阳二厥不同。伤寒阳厥用推陈致新,阴厥用附子理中,冰炭殊途,死生反掌。(《赵氏医贯》)打开词条

12月20日

中风中气中暑中寒暴厥,俱不得妄动,以断其气。《内经》明言:气复返则生。若扰乱其气,不得复返,致夭枉者多矣。(汪石山打开词条

12月21日

肝风 经云:诸风眩掉,皆属于肝。肝主风,风主动。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本,木气鼓之,故动,所谓风淫末疾也。此证在壮年,属热极生风;若病后、老年,属血液衰少,不能营养故也。(《张氏医通》)打开词条

12月22日

眩晕 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若甚而良久方醒者,又名郁冒,谓如以物冒其首也。(《证治汇补》)打开词条

12月23日

眩晕 肥白人湿痰滞于上,阴火起于下,痰挟虚火,上冲头目,邪正相煽,故忽然眼黑生花,所谓无痰不作眩也。○黑瘦人肾水虚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作眩晕,所谓风胜则地动,火得风而焰旋也。(朱丹溪打开词条

12月24日

眩晕 心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眩冒泽泻汤主之。(《金匮》)打开词条

12月25日

真气已亏,胃中火盛,则汗出不休;真气已竭,阴火已衰,则无汗反躁;阴阳俱衰,四时无汗,其形不久。(李东垣打开词条

12月26日

多汗身软者,湿也。心主热,脾主湿,湿热相搏,如地之蒸气为云、雨、雾、露。(《医学入门》)打开词条

12月27日

治汗出于心,热之所致;汗出于脾,湿气上腾;汗泄于肤,卫气不固。所以清心则液荣于内而为血;和胃则液周流而不腾;实腠理则卫气充而液不泄。知斯三者,治汗之能事毕矣。(李东垣打开词条

12月28日

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难经》)打开词条

12月29日

风邪入皮肤,痰饮积腑脏,则面皯黯。脾、肺二经风湿抟而为热,故面生疮。(《张氏医通》)打开词条

12月30日

头脑作痛,犹如刀劈,动辄眩晕,脑后抽掣跳动,举发无时,此肝经痰火,名曰厥巅疾。者,逆也。恚怒太过,气与血俱逆于高巅。而胆穴又络于脑。宜清痰降火,以芩、连、花粉、胆草、大黄、芦荟、丹皮、赤芍之类,调猪胆汁服之。若虚弱人患此,宜六味汤逍遥散主之。(《证治汇补》)打开词条

12月31日

须发早白 年少发早白落,此血热太过也。世俗只知发者血之余,血衰故耳,岂知血热而发反不茂。肝者,木也。火多水少,木反不荣;火至于顶,炎上之甚也。热病汗后,发多脱落,岂有寒耶?(张子和打开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