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欲解时(伤寒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五节 阳明病欲解时(Yangming disease tending to be cured)


学习要求

了解阳明病欲解时及机理。


原文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①。(193)

词语解释

① 从申至戌上:系指申、酉、戌三个时辰。即从15时至21时之前。


原文析义

阳明病欲解之时,即15时至21时,正是太阳逐渐西下,自然界的阳气逐渐衰减的时候。阳明病属阳热亢盛之证,随着自然界的阳气衰减,阳热之邪亦有减退,有利于泄热于外,病情向愈。


疑难点击

尤在泾认为申酉戌为阳明主气之时,正气旺盛,祛邪有力而病解:“其病者,邪气于是发;其解者,正气于是复也”(《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下》)。


复习思考

阳明病欲解时的理论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阳明病小结(伤寒学)小 结(Summary)

阳明病为里实热证,其基本病机为“胃家实”。其形成原因,或为太阳、少阳病邪不除,燥热成实,或为外邪直犯阳明,或为三阴病由阴出阳转化而成。

阳明病据邪热是否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分为二类:若无形邪热为患,证见身热、口渴、汗出等,称为阳明热证;若邪热与肠中的糟粕相结,形成糟屎阻塞肠道,证见大便秘(难)、腹满、疼痛拒按等,称为阳明实证。热证治宜清热,实证治宜攻下。

阳明热证无形邪热充斥全身,证见身热、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者,治宜辛寒清热,方用白虎汤;若在上证基础上又见大渴引饮,或背微恶寒,或时时恶风,为邪热炽盛,气津损伤,治宜辛寒清热,益气养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若邪热扰及胸膈,证见心中懊憹,饥不能食,头汗出等,治宜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若热盛伤阴,水气不利,证见小便不利,发热,渴欲饮水者,治宜清热养阴利水,方用猪苓汤。

阳明实证据邪热微甚,津伤轻重及燥屎停留位置等不同,以攻下(承气汤证)、润下(麻子仁丸证)、导下三种不同治法概括之。承气汤证又因临床痞、满、燥、实的不同表现,而分别使用大、小、调胃承气汤。概言之,大承气汤适用于痞满燥实坚五实具备者,小承气汤适用于痞满较甚而燥实较轻者,调胃承气汤适用于燥实较甚而痞满较轻者。邪热较轻津伤较重而大便秘结多日无所苦者,又称脾约证,治宜泻热养阴通便,方用麻子仁丸。凡燥屎停于直肠,当其自欲大便之时,可用导下法,方用蜜煎或大猪胆汁、土瓜根等。

阳明实证治用攻下,是为的对之法。但攻下易伤阳损阴,故用之宜慎。若病势向上,或病势偏高,或腑实未成,或脾胃虚寒,皆当禁用。

阳明除实热证,尚有虚寒者,若胃中阳虚、浊阴上逆而食谷欲呕者,当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

阳明病也多有变证,变证包括发黄证、血热证。阳明发黄证,按病因分类,有湿热、寒湿、火劫多类,其中湿热发黄证是为主要,其主证是身目发黄如橘子色,发热,口渴,无汗,小便不利,或兼腹满。证属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热液泄。治法是清热利湿退黄,主方是茵陈蒿汤。若证情较轻,用栀子柏皮汤,若兼表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寒湿发黄乃寒湿中阻,脾运失司,肝胆失于疏利,胆汁外溢所致,治当温中散寒,化湿退黄;火劫发黄者,为火热内盛,津伤血热,肝胆失疏所致,治当清热凉血,生津利胆退黄;另有邪入少阳阳明,胆热液泄而发黄者,可与小柴胡汤。

阳明病热邪侵入血分,可成血热证。包括衄血证、蓄血证、热入血室证。衄血证邪在气分者,须清泄邪热;邪入血分则须清营凉血;热入血室,症见下血,谵语者,可刺期门;阳明蓄血证,症见喜忘,大便硬而反易,其色黑,或见消谷善饥,六七日不大便,可用下瘀血法,用抵当汤。

阳明病多燥热实证,若见阴伤阳亡,邪实正虚,则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