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穴处方(针灸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针灸配穴处方

针灸配穴处方是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补泻方法组合而成的,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步骤。腧穴的选取是否恰当,处方的组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故针灸配穴处方必须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针灸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交叉交会和腧穴的分布、功能及特异性,结合疾病涉及的脏腑、病情的标本缓急进行严密组合。做到有法有方,配穴精练,酌情加减,灵活多变。从临床实际情况需要出发,择优选用一种或多种配穴方法组成处方。

一、选穴原则

选穴原则是指选取腧穴的基本法则,它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一般有局部近取、邻近选穴、循经远取和辩证选穴四种选穴方法。

(一)局部近取

局部近取的选穴原则即围绕病痛所在的肢体、脏腑、组织、器官就近取穴。

这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局部病证这一作用,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多用于治疗病变部位比较明确、比较局限的病证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例如,头痛选百会或太阳,鼻病选素髎胜或迎香,面瘫选颊车或地仓,脱肛选会阴或长强等。此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应作为选穴的主要依据,尤其对那些针感不明显的患者,从加强高部的刺激作用来看,更加适宜。例如,临床上对各种关节疼痛、痿证以及扭伤、皮肤病证、腱鞘囊肿、甲状腺肿大等在局部选穴,用围刺法施针,其疗效就比较理想。

(二)邻近选穴

邻近选穴就是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内选穴。例如,目疾、耳病取风池,牙痛取太阳或上关,鼻病取上星或通天,痔疮取次髎回或秩边等。

(三)循经近取

循经远取即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穴,《内经》中称之为“远道刺”。这种选穴方法紧密结合经脉的循行,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特别适用于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选穴,用于治疗头面、五官、躯干、内脏病证,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灵枢•终始》篇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即是此类。

在具体选穴方面,属上病下取者,如前额疼痛选内庭,虚火牙痛取源泉,口眼歪斜取太冲,痔疮、便血取承山以及“四总穴歌”等。属于下病上取者,如距小腿关节扭伤针阳池,子宫垂灸百会,下肢疾痹取次髎联,腰骶疼痛刺龈交等。《伤寒论》第325条“少阴病,下利……当温其上。”也是少阴病虚寒下痢上取百会穴灸治的实例。

以上局部近取、邻近选穴和循经远取都是以病痛部位作为依据的分部选穴法。临床应用时,既可以按照经络的联系选取十四经穴,也可以根据各种阳性反应点选取经外奇穴或阿是穴。

(四)辩证选穴

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如发热、昏迷、虚脱、癫狂、失眠、健忘、嗜睡、多梦、高血压、月经不调等属于全身性病证,因无法辨位,不能应用上述分部选穴的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辩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然后按经选穴。例如,失眠若属心肾不交者,归心、肾两经,在心、肾两经选穴;属心胆气虚者又归心、胆两经,则在心、胆两经选穴;若属肝胃不和者则归肝、胃两经,也就在肝、胃两经选穴。再如月经不调,若因肝气郁结引起者,归月肝经,在肝经、任脉选穴;若因脾气虚弱引起者,归属脾经,在脾经、任脉选穴。

对于个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而选穴。例如,发热者选大椎或曲池,痰多者选丰隆或中脘,贫血者选膈俞或足三里,低血压者选素髎田或内关等均是。由于这种选穴法都是长期临床经验的结晶,疗效较高,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为经验用穴。

现将临床常见症状的对证选穴举例列表1-1如下。

表1-1常见症状对证选穴举例

症状选穴
发热大椎、曲池、合谷、外关
惊厥水沟承浆、合谷、太冲、筋缩、阳陵泉
昏迷水沟、十宣、十二井穴、涌泉
泄泻关元、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便秘内关、支沟天枢、足三里
脱肛气海、百会、长强、足三里
虚脱气海、关元、神阙、百会、足三里
咳嗽列缺、身柱、肺俞、太渊
气喘天突、膻中、肺俞、定喘
痰多中脘、丰隆、足三里
多汗合谷、复溜
盗汗阴郄、后溪、照海
头晕百会、太阳、太冲、风池
失眠、多梦内关、神门、太溪、心俞、肾俞、三阴交
心悸内关、阴郄、郄门
心痛内关、中脘、足三里
胃痛中脘、梁丘、足三里、胃俞
恶心、呕吐内关、中脘、足三里
呃逆内关、中脘、天突、膻中、翳风、足三里、膈俞
黄疸至阳、太冲、阳泉、足三里
胆绞痛日月、太冲、阳泉、胆穴
腹胀、腹痛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遗尿关元、三阴交、俞、足三里
尿闭中极、三阴交、合谷、阴陵泉
肾绞痛京门、水泉、肾俞、三阴交
痛经关元、地机、三阴交、足三里
胸闷、胸痛内关、郄门、膻中
胁痛支沟阴泉、大包、章门
项强大椎、天柱、后溪、昆仑
皮肤骚痒血海、曲池、合太冲、三阴交、风市
目赤肿痛印堂、攒竹、丝竹空、太阳、行间
鼻塞、流涕迎香、印堂、上星、通天、风池
耳鸣、耳聋中渚、外关、足监泣、悬钟、风池及耳围穴
口臭大陵、劳宫、合谷
牙痛颊车、下关、合谷
牙关紧闭颊车、下关、合谷、水、承浆
咽喉肿痛少商、内关、合谷
失语廉泉、合谷、哑、内关、通里

二、配穴方法

配穴,就是在选穴的基础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作用类似的腧穴配伍应用。其目的在于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疗效。具体配穴方法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按部配穴和按经配穴两大类。

(一)按部配穴

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配穴的一种形式,具体可分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等。

1。上下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在针灸临床上应用最广。“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将《灵抠•终始》篇所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结合在一起综合应用,就成为上下配穴。例如,风火牙痛,上取合谷,下配内庭;胸腹满闷,上取内关,下配公孙;头项强痛,上取大椎,下配昆仑;子宫脱垂,上取百会,下配气海等。

2。前后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胸穴相互配伍的方法。《内经》中称“偶刺”。例如,迎风流泪者,前取睛明、承泣,后配风池、翳明;胃脘疼痛者,前取中脘、梁门。后配胃俞、筋缩;咳嗽、气喘者,前取天突、膻中,后配肺俞、定喘,中风失语者,前取康泉、承浆,后配风府、哑门;脊柱强痛者,前取水沟、龈交,后配脊中、身柱;肛门脱出者,前取气海、关元,后配长强、次髎。凡此种种,均属于前后配穴法。

3。左右配穴法,由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左右对称的,有的还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又提出了“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配穴方法。与《灵枢•官针》所记“巨刺”、“缪刺”相类似,故又称“交经缪刺法”。

经络在人体,呈左右对称分布,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如果一侧虚而不足,另一侧就显得实而有余。反之,如果一侧实而有余,另一侧就显得虚而不足。这就可以用左右配穴法来补虚泻实。《标幽赋》》云:“交经缪刺,左有病而有畔取。”左右配穴法既可以左右交叉取(左病取右或右病取左),也可以左右对称取(左右同取)。此法对于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扭伤以及面瘫、半身不遂常有独到之处。疼痛发作针对侧,痿证后期刺健侧,以调节左右气血,促使经络平衡。左右交叉配穴,多用于治疗头面疾患。如左侧面瘫,取同侧地仓、颊车,配右侧合谷、手三里;右侧偏头痛,取同侧太阳、头维,配左侧外关、足临泣。左右对称配穴法多用于治疗内脏疾患,如胃痛取双侧梁门、足三里,咳喘取双侧肺俞、膏肓等。

4。三部配穴法,三部配穴就是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眼病以局部的睛明,邻近的风池,远端的光明相配;失语以刻下的廉泉,项部的哑门,上肢的通里相配;痔疮以局部的长强,厌部的次髎触,下肢的承山相配;肩周炎以局部的肩髃,邻近的曲池,远端的阳陵泉相配;肝病以肝区的期门,背部的肝俞,远端的太冲相配;胃病以腹部的中脘、梁门,背部的胃俞,四肢的内关、足三里相配等。

(二)按经配穴

按经配穴即按经脉的理论和经脉之间的联系配穴,常见的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五种方法。

1。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它脏腑、经脉时。即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法则,选取本脏腑、经脉的腧穴配伍成方。例如肺病咳嗽,以中府、列缺、太渊、尺泽相配;少阳头痛,以率谷、风池、足临泣、足窍阴相配等。

2。表里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也即《难经•六十七难》所言:“阴病引阳,阳病引阴。”)的理论制定的。具体方法是某一脏腑、经脉有病,除选取本经腧穴以外,同时配以表里经有关腧穴。例如,心绞痛以内关配外关(可采取透穴形式),肝病以期门、太冲配阳陵泉,胃痛以梁门、足三里配公孙,遗尿以委中、肾俞配太溪等。《灵枢•五邪》篇所记“邪在肾则病骨痛……取之涌泉、昆仑。”也是病邪在肾,而以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腧穴配伍应用的实例。

3。同名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例如,牙痛、面瘫、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落枕、急性腰扭伤、太阳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偏头痛、胸胁痛以手少阳经的支沟配足少阳经的阳陵泉等。

4。子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是参照六脏六腑、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制定的配穴方法。例如,虚劳咳嗽症见体弱赢瘦者,除取手太阳肺经腧穴及肺的背俞穴外,根据土生金、虚则补其母经的原理,另配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及背俞穴,如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以培土生金;若更伴有阴虚火旺者,则根据金生水、实则泻其子经的原理,另配以足少阴肾经的太溪、复溜、照海、涌泉等穴,以滋阴降火、补水润肺。

5。交会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即按经脉的交叉、交会情况来配穴。某一病变部位有数条经脉交会或某一病证与数条交会经脉有关,都可按此法配穴。

例如,前额和偏头部位有胃经与胆经交会,那么偏正头痛可取头维、阳白、率谷、解溪、足临泣;髀枢部有足太阳。足少阳交会,故髀枢部疼痛可取环跳配秩边、承扶、阳陵泉、承山;泌尿、生殖系疾患和妇科病,多与任脉、冲脉以及足三阴经病理变化相关,故常取气海、关元、中极配太冲、太溪、三阴交治之。

三、处方的组成

处方:的组成就是选穴、配穴、针灸措施和补泻方法的结合。在针灸处方中,有主穴(即起主导作用的腧穴)、有辅穴(即起辅助作用的腧穴)对每一个腧穴都要标明是一侧,还是双侧;是左侧,还是右侧。是用针法,还是用灸法;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针法又有三棱针、皮肤针、电针、穴位注射等的不同。灸法也有艾条灸、艾炷灸、温和灸、隔物灸、瘢痕灸的区别。此外,对每个腧穴的针刺深浅,总体留针时间,刺血疗法的出血量要求;艾炷灸的方法及壮数;电针的波型选择及穴位注射的药物剂量等,均应在针灸处方中明确表示出来。现将针灸临床中习用的处方符号列表12如下。

表1-2针灸处方符号

在针灸处方中,上述符号应直接写在腧穴后面。例如,合谷⊥(泻法)、足三里T(补法)、少商↓(点刺出血)、曲池↑(温针灸)、关元△5;(艾炷灸5壮)、三阴交TX(补法、艾条灸)、肾俞│〇(平补平泻、加拔罐)、阿是穴↓〇(三校针刺血、拔罐)等。

四、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机体有病,可能会在特定腧穴上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而刺灸这些腧穴,往往会收到一般腧穴所达不到的效果。持走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下合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共计十大类,为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五输穴除治疗局部病证外,对经脉循行远端部位(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按天输主病对证选用,关于五输穴的主病,《内经》中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如“治胜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病在明之阴者,刺明之荥输。”总结最为全面的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即“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包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根据《内经》的经旨,又结合经脉的生理、病理特点,进一步总结出“并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生病范围。

2。子母补泻法,子母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临床应用分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种方式。

(1)本经取穴法: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如肺(经)五行属金,经渠五行属金故为其本穴,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故肺的虚证宜补太渊,肺的实证应泻尺泽。胃(经)五行属土,足三里属土为其本穴,解溪属火为其母穴,厉兑属金为其子穴,故胃的虚证直补解溪,胃的实证应泻厉兑。

(2)异经取穴法:病在某经,就在其母经或子经上取穴。例如,肺的虚证直补足太阴经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应泻足少阴经阴谷(子经本穴)。胃的虚证宜补手太阳经阳谷(母经本穴),胃的实证应泻手阳明经商阳(子经本穴)。

3。因时而用《难经•七十四难》说:“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是结合四季应用五输穴的方法。春夏之季,阳气在上,人体之气也行于浅表,故应浅刺井荥;秋冬之季,阳气在下,人体之气也深伏于里,故宜深刺经合。

此外,子午流往针法也是以五输穴为取穴依据的。

(二)原穴和结穴的临床应用

原穴与三焦密切相关。三焦为原气之别使,导源于脐下“肾间动气”,关系着整个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对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十二经脉中,阳经有单独的原穴,阴经没有单独的原穴,而是以输代原。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说明原穴可以直接反映脏腑的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刺灸原穴,可以和内调外,宣上导下,通达一身之原气,调节脏腑的各种功能,促使阴阳平衡。总而言之,原穴对本脏腑、本经脉的急慢虚实证均有较好的调治作用。

络穴在表里经脉之间起着联络、纽带作用。络穴共有16个,除十二经脉各有1个络穴外,还另有任脉的鸠尾、督脉的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及胃之大络虚里(乳根)。络穴的主治特点,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例如,手太阴肺经络穴列缺,既治本经的咳嗽、气喘,又治手阳明经的头项强痛、牙痛、面瘫。足太阴脾经络穴公孙,既治本经的腹胀、泄泻,也治足阳明胃经的胃院疼痛。

针灸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常常配合使用,治疗表里两经的病变,这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代表。例如,肝郁化火而致胆之相火亢盛出现烦躁、口苦、胸胁苦满等郁火证,则选肝经原穴太冲配胆经络穴光明,以疏泄肝胆之郁火。现将十二经原穴、络穴列表16如下。

(三)俞穴和寡穴的临床应用

俞穴全部位于腰背部足太阳经夹脊第一测线上,故通常又称之为“背俞穴”。《灵枢•背俞》篇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说明背俞穴往往是内脏疾患的病理反应点。其表现可有压痛、敏感、迟钝、麻木、皮下组织变异等,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很好的调治内脏疾病的作用。背俞穴的作用,一是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如肝俞治肝,肾俞治肾,心俞、肺俞调理心肺,脾俞、胃俞调理脾胃。二是主治五脏所主组织、器官的病狂,如肝主筋,开窍于目,肝俞即可治疗筋病和目疾;肾主骨,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肾俞即能治疗骨病和耳疾、前后二阴病变。

募穴,位于胸腹部,与相应脏腑的位置接近。如果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常常会有多种不同形式的阳性反应从所属募穴上表现出来。例如,肺结核患者可在中府穴出现压痛,膀胱结石患者可在中极穴触及到结节或条索状反应物等。募穴偏于治疗相应脏腑的急性、疼痛性病证。

针灸临床上,同一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常常配合使用,称“俞募配穴法”。寓“阴病引阳,阳病引阴”之义,为前后配穴法的代表。如咳喘前取中府,后取肺俞;胃病前取中脘,后取胃俞等。《素问•奇病论篇》有“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也正是俞募配穴法的早期应用。现将六脏六腑的俞募穴列表17如下。

(四)不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是指大肠下合于足阳明经之上巨虚,小肠下合于足阳明经之下巨虚,三焦下合于足太阳经之委阳,胃下合于本经的足三里,胆下合于本经的阳陵泉,膀胱下合于本经的委中。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合治内腑。”《素问•咳论篇》也说;“治腑者,治其合。”指出下合穴主要用来治疗六腑病变。

(五)郄穴的临床应用

郄穴在生理上为气血深聚之处,在病理上也是脏腑、经脉病证的反应点。例如,心绞痛、胸膜炎患者往往在患侧手厥阴经郄门穴出现压痛,月经不调、痛经患者常常在足太阳经地机穴有压痛,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

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病证。例如,哮喘急性发作取孔最,急性胃痉挛疼痛取梁丘等。现将各经脉都穴列表1毛如下。

(六)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穴位。即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抒,髓会悬钟(绝骨),分别主治其所会的有关病变。例如,胸闷气短的病证可取用膻中,筋脉拘急可取用阳陵泉,余依此类推。

(七)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八个腧穴,它们是列缺、后溪、公孙、足临泣、照海、申脉、内关、外关。八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主治本经脉循行所过的四肢躯干(包括内脏)、头面五官病变,也主治奇经八脉的有关病变,且为治疗各自相通奇经病证的首选胞穴。例如,后溪主治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的督脉病证,公孙主治胸腹气逆而拘急、气上冲心的冲脉病证。

为增强疗效,针灸临床上常将八穴分为四组,配成四对简易处方。即列缺与照海相配,后溪与申脉相配,公孙与内关相配,足临泣与外关相配。一个上肢穴配一个下肢穴,为上下配穴的代表。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交会穴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腧穴。人体全身的交会穴约有100个。其中,有的是在体表交会,有的则在体内贯通。主要用于治疗交会经脉及所属脏腑的病变。例如,大椎为诸阳经之交会穴,能通一身之阳;头维是足阳明、足少阳两经的交会穴,可同时治疗阳明、少阳两型头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调理脾、肝、肾有独到之处;关元、中极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故能广泛用于治疗属于任脉、足三阴经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