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证治(针灸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脏腑证治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将四诊所获得的证候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病变所有在的脏腑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的盛衰作出诊断,进行治疗的一种辨证论治方法。

由于十二经脉隶属于六脏六腑,经脉与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密切相连,病理上息息相关。所以,《灵枢•经脉》篇关于十二经脉的病候中,相应脏腑病证占有一定的比例。

(一)肺病证治

1。风寒束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涎清稀,苔薄白,脉浮紧。多见于风寒感冒及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根据病因、病性确立治疗大法和施术原则,即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寒邪较重者加灸。按照涉及脏腑、经络、证情的标本缓急选穴处方,即取手太阴经和相表里的手阳明经以及足太阳经穴为主,如中府、太渊、列缺、合谷、曲池、风门、肺俞、大椎等。

2。热邪壅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口渴,鼻干或流黄涕,鼻衄担,咽喉肿痛,咳痰黄稠,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浮数。多见于风热感冒及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等。治宜祛风清热,宣肺解表。针用泻法,并可点刺出血。取手太阴经及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如中府、尺泽、鱼际、少商、合谷、曲池、外关、大椎、内庭等。

3。痰湿阻肺,咳嗽气喘,胸膈满闷,喉中痰鸣,不得安卧,咳痰甚多,色白而粘,苔腻,脉滑。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扩张、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病变主要涉及肺脾两脏,证属本虚标实(脾虚肺实)。治宜肃肺降气,除湿化痰。热痰针用泻法,寒痰平补平泻并可加灸。取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中府、太渊、尺泽、列缺、太白、三阴交、丰隆、足三里、肺俞、脾俞等。

4。肺气不足咳喘无力,少气懒言,气短不足以息,声音低微,面色苍白,倦怠无力,自汗,舌淡,脉细。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治宜补肺调气,健脾益气,温肾纳气。针灸并用,补法。取手足太阴、足少阴、任脉经穴及相应背俞穴,如太渊、三阴交、太溪、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肺俞、脾俞、肾俞等。

5。肺阴不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咽干喉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恢复期.治宜滋养肺肾之阴,清泻虚热。针用平补平泻。取手太阴经、足少阴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太渊、中府、尺泽、列缺、孔最、鱼际、太溪、照海、肺俞、肾俞、膏肓等。

由于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手少阴经脉上肺,足少阴经脉入肺中,足厥阴经脉上注肺,胃之大络络肺,肺经起于中焦,与脾经交会于中府穴,故肺病的证治与大肠、心、肝、肾、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大肠病证治,

1。大肠实证,多因饮食积滞,壅塞肠道而致。症见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痢不爽,苔黄腻,脉沉实有力。多见于暴饮暴食、肠腑积热者。治宜消税导滞,通调腑气。针用泻法。宜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横、内关、支沟等。

2。大肠湿热,因湿热下注大肠,气血壅滞而致。症见腹痛,大便溏滞不爽,色黄昧臭,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痢脓血,身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如热结而为肠痈,则腹痛拒按,大便秘结,下肢屈而不伸。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肠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急性发作、阿米巴痢疾、急性阑尾炎等。治宜清热燥湿,理肠导滞。针用泻法。宜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合谷、曲池等。

3。大肠虚证,多因久泄、久痢而致。症见大便失禁,腹泻无度,肛门滑脱,腹痛隐隐,喜暖喜按,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脉细弱无力。多见于现代医学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脱肛等。治宜补气升阳,止泄固脱。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直取气海、关元、百会、长强、足三里、脾俞、胃俞、大肠俞等。

4。大肠寒证,多因外受寒邪或内伤生冷而致。症见腹痛,肠鸣,泄泻,苔白腻,脉沉迟。

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肠炎或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治宜温里散寒,止癌止泻。针灸并用,针用泻法。直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等。

5。大肠津亏,多由素体阴虚,或热病耗津、久病伤阴而致。症见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数日一行,状如羊矢,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常见于热病后期和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治直滋阴增液,润燥通便。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宜取合谷、足三里、上巨虚、内关、支沟、太溪、照海、大肠俞等。

(三)脾满证治

1。脾气虚弱,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常,致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症见食少纳呆,腹胀,肠鸣,便溏或腹泻,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气虚下陷,则伴久泄、久痢、脱肛、内脏下垂、子宫下垂;气不摄血,则兼便血、月经过多或崩漏、皮下出血。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胃肠功能紊乱、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治宜补中益气。针灸并用,补法。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相应背俞穴,如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等。气虚下陷者,加气海、关元、百会,重用灸法;气不摄血者,加隐白、血海、膈俞,重用灸法。

2。脾阳不足,腹痛绵绵,喜暖喜按,泄泻清冷,小便不利,白带清稀,肢体不温或水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泄泻、水肿、白带过多等。治宜温运脾阳。针灸并用,补法。取足太阴、足阳明经穴和有关背俞穴为主,如太白、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关元、脾俞、胃俞、肾俞等。

3。湿热困脾,腹胀,纳差,厌油,恶心呕吐,口渴不欲饮,体倦身困,头重如裹,大便不爽,小便不利,目黄,身黄,尿黄,苔黄腻,脉德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肝炎等。治宜清热利湿。用泻法。取足太阴、足厥阴经穴为主,如太白、商丘、三阴交、阴陵泉、太冲、章门、足三里、阳陵泉等。

与脾相关的肮脏合病主要有脾胃不和、脾肾阳虚、肝木乘脾、心脾两虚、脾肺合病等。

(四)胃病证治

1。会积伤胃,院腹胀满,疼痛拒按,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腹泻,苔厚腻,脉滑。多见于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治宜消食化积,调理胃肠。用泻法。取任脉、足阳明经穴和胃的募穴为主,如下脘、中三里、中脘、建里、内关、公孙、内庭等。

2。胃寒偏盛,胃脘冷痛,喜暖喜按,呕吐清水,遇寒则重,得热则减,苔白滑,脉沉迟弦紧。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治宜温中散寒。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和相应俞、募穴,如梁门、足三里、公孙、三阴交、脾俞、胃俞、中脘等。

3。胃热炽盛,胃脘灼痛,嗳腐吞酸,胃中嘈杂,消谷善饥,口渴饮冷,口臭,便秘,牙龈红肿或出血,舌红苔黄,脉洪大滑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口腔粘膜病以及某些传染病高效期。治宜清泻胃热。用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如合谷、曲池、内庭、足三里、梁门、支沟、中脘、大陵等。

4。胃阴不足,胃脘嘈杂而痛,干呕顺逆,饥而不食,口干舌燥,大便干,小便少,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和急性热病后期。治宜养胃生津。平补平泻。取手足阳明经穴及胃的募穴为主,如合谷、中脘、梁门、足三里、内关、公孙、廉泉、金津玉液等。

胃的病证除与脾、大小肠密切相关外,也时常受到肝的影响。由于足厥阴肝经挟胃,当肝气郁结之时,常常会横逆犯胃,出现胃痛连及两胁等症状。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治法。

(五)心(包)病证治

1。心气不足,面色(白光)白,心悸,气短,自汗,体倦乏力,劳累后加重,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时见结代,甚则四肢厥冷、大汗不止、神昏虚脱。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脏病、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神经官能症、休克等。治宜温通心阳,调和气血。针灸并用,补法。取手少阻、手厥阴经穴和相应俞、募穴,如神门、通里、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足三里等。

2。心血亏虚,面色苍白,心悸易惊,健忘,失眠或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淡或舌红少律,脉细弱或见结代。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贫血、心脏病、神经衰弱、心神经官能症等。治宜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平补平泻。取穴同上,并加太溪、三阴交、脾俞胭俞等。

3。心火亢盛,胸中烦热,失眠,口渴,口舌生疮,吐血,鼻衄,小便赤涩,甚或尿血,或见,肌肤具疮疡,舌红,脉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舌炎、口腔炎、维生素B2。缺乏症等。治宜泻热降火,清心除烦。用泻法。取手足少阴、手厥阴经腧穴,如阴部、少府、大陵、劳宫、内关、郄门、太溪、照海等。

4。痰蒙心窍,心烦,失眠,心神不宁,神志错乱,意识不清,如呆如痴,或喜怒无常、语无论次、狂躁不安,甚者神昏、喉中痰鸣,舌红,苔腻,脉弦滑。多见于癔病、癫狂、中风。治宜豁痰开窍,镇惊宁神。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取手少阴、手厥防经穴和督脉穴为主,如神门、少冲、中冲、内关、大陵、间使、水沟、大椎、合谷、太冲、丰隆、十二井等。

5。心脉瘀阻,脑闷,心悸,心绞痛,痛引臂内或左肩胛区,发作时大汗、惊恐、四肢厥冷、口唇膏紫,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见结代。

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泻法。取手少阴、手厥阴经腧穴和相应俞、募穴,如神门、阴郄、内关、郄门、膻中、巨阙、心俞、厥阴俞、膈俞等。

由于心(经)与小肠(经)相表里,已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足太阴经脉注于心,足少阴经脉络心,足三阴之络上走心包,足厥阴经脉布膻中,足三阳经别通于心,督脉贯心通脑,手少阴经脉又上肺,故心和心包病的证治与小肠、三焦、肺、脾、肝、肾以及足三阳经、督脉均有关系。

(六)小肠病证治

1。小肠虚寒,小腹冷痛,喜暖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迟而紧。多见于腹部受寒、消化不良。治宜温肠散寒,理气止痛。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小肠下合于足阳明经)和相应俞、募穴,如足三里、下巨虚、天枢、中脘、关元、脾俞、胃俞、小肠俞等。

2。小肠实热,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不爽甚至尿血,前阴刺痛,小腹胀痛,矢气则舒,舌红,首黄,脉滑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舌炎、口腔炎、尿路结石等。治宜清热降火,通利小便。用泻法。取手足少阴经输穴为主,如通里、少府、阴郄、太溪、照海、涌泉、支正、三阴交、关元、下巨虚等。

3。小肠气滞,多因小肠感受寒凉,气机凝滞而致。症见小肠突起于脐周或下坠于少腹及阴囊,少腹及阴囊坠胀绞痛,苔白滑,脉沉而弦紧。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肠痉挛和疝气。治宜温经散寒,理气止痛。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取任脉、足阳明、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如关元、下巨虚、气海、太冲、大敦、足三里等。

(七)肾病证治

1。肾阴亏虚,头晕,目眩,耳鸣,咽干舌燥,牙根松动隐痛,五心烦热,失眠,遗精,月经不调,盗汗,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先天不足或后天精血亏损者,可兼见发育不全、生殖功能低下。在小儿则骨弱、发育迟缓;成人则早衰,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结核病、神经衰弱、月经病、女子不孕、男子不育、久病体虚和发育不良、性神经衰弱等。治宜滋养精血,壮水制火。平补平泻。取足少阴经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溪、照海、涌泉、复溜、大赫、肾俞、心俞、关元、三阴交、次髎等。

2。肾阳不足,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腰腿酸软,大便清薄或滑泄、五更泄,小便清长或遗尿,舌淡,苔白,脉沉迟虚弱。肾不化水者兼见尿少、身肿,肾不纳气者伴有气短、喘息(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尤甚)。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久病体虚、性神经衰弱、月经病、慢性肠炎、肠结核、肺气肿、肺心病等。治宜温补肾阳,化水纳气。针灸并用,补法。取足少阴、任脉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溪、复溜、大赫、气海、关元、肾俞、脾俞、三阴交、命门等。

肾(经)与膀跳(经)相表里,足少阴经脉入肺中,络心,贯隔;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均与肾相联系;阴维脉、防(足乔)监脉均为足少阴经脉气所发,故肾病的证治与膀胱、心、肺、肝、脾和奇经八脉的关系甚为密切。

(八)使阶病证治

1。膀脱虚寒,小便频数、清冷,或淋漓不禁、遗尿,或小便不利,水肿,舌淡苔润,脉沉细。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遗尿症、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等。治宜温阳化气,振奋膀眈。针灸并用,补法。取任脉、足太阳经腧穴为主,如中极、关元、气海、肾俞、太溪、三阴交等。

2。膀胱湿热,小便频数而急,短涩不利,颜色或赤黄或混浊或见脓血,或夹杂砂石,阴中灼热而痛,舌红,苔黄脉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潴留、前列腺炎等。治宜清热利湿、通调下焦。用泻法。取任脉、足太阳、足太阴经腧穴,如中极、关元、委中、委阳、肾俞、膀胱俞、小肠俞、三焦俞、三阴交、阴陵泉等。

由于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足少阴经脉络膀胱;足太阳经别通于心;三焦主决渎(其下合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小肠分清别浊。故膀胱的证治与肾、肺、脾、心、三焦、小肠的关系甚为密切。

酸甘检点虚索多因肾气不足、三焦气化不利而水湿内停所致。症见肌肤肿胀,腹中胀

(九)三焦病证治,

1。三焦虚寒,多因肾气不足、三焦气化不利而小湿内停所致。症见肌肤肿胀,腹中胀满,小便不利或遗尿或失禁,苔白滑,脉沉细而弱。治宜温通三焦,促进气化。针灸并用,针用补法。取任脉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气海、关元、中脘、阳池、太溪、三阴交、肾俞、三焦俞、足三里等。

2,三焦实热,多由实热蕴结于里、三焦化气行水的功能失调,以致水液潴留体内。临床多见身热口渴,气逆喘促,肌肤肿胀,大便干结,小便不利,苔黄,脉滑数。治宜通利三焦,化湿行水。用泻法。取任脉、手少阳经喻穴为主,如中脘、中极、水分、石门、阳池、支沟、阴陵泉、委阳、足三里等。

(十)肝胆病证治

1。肝气郁结,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胀满,暖气不舒,胃痛不欲食,女性伴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苔薄黄,脉弦。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治宜疏肝理气。用泻法。取足厥阴经喻穴为主,如太冲、行间、章门、期门、内关、阳陵泉、足三里等。

2。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胀,胁肋胀痛,心烦易怒,舌红,脉弦。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治直平肝潜阳。用泻法。取足厥阴、足少阴经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冲、行间、太溪、涌泉、照海、肝俞、肾俞、百会等。

3。肝火上炎,面赤,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失眠,小便黄赤,甚至咳血、吐衄,舌红,苔黄,脉弦。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狂躁型精神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治宜泻肝降火。用泻法(可行点刺出血)。取穴同上,并加侠溪、太阳、印堂等。

4,肝风内动,轻者头晕目眩,手足麻木,肢体震颤;重则高热神昏,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体偏斜,舌红,脉弦。多见于高热及现代医学的流脑、乙脑、震颤麻痹等。治宜熄风止痉。用泻法。取足厥阴、督脉腧穴为主,如太冲、行间、水沟、百会、大椎、筋缩、合谷、后溪等。

5。肝脉寒滞,少腹胀满,引睾而痛,睾丸肿胀下坠,阴囊冷缩,苔白滑,脉沉弦。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疝气`睾丸炎、睾丸结核、阴囊积水等。治宜温经散寒。针灸并用,针用泻法。取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如太冲、行间、大敦、急脉、曲泉、关元、三阴交、阳陵泉等。

6。肝血不足,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目干涩作胀,视物昏花,近视或夜盲,耳鸣,指(趾)麻木,女性月经减少甚至闭经,舌淡少苦,脉弦细。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肝炎、贫血、近视、夜盲、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治宜滋养肝血。用补法。取足三阴经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冲、曲泉、太溪、照海、三阴交、血海、光明、肝俞、肾俞、足三里等。

7。胆火亢盛,偏头痛,耳鸣,耳聋,口苦咽干,呕吐苦水,胁肋疼痛,舌红,脉弦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胆囊炎、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助间神经痛等。治宜清热利胆,平降胆火。用泻法。取足少阳、足厥阴经腧穴为主,如风池、日月、丘墟、阳陵泉、足临泣、快溪、行间、太冲、期门、外关等。

8。肝胆湿热,胸胁满闷,胀痛不舒,目黄,身黄,尿黄,外阴潮湿、瘙痒,男子睾丸肿胀热痛,女子带下色黄腥臭,苔黄腻,脉弦数。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用泻法。取足厥阴、足少阳、足太阴经腧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如太冲、行间、章门、期门、日月、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肝俞、胆俞、脾俞、足三里等。

由于肝(经)与胆(经)相表里,足少阳经脉络肝,经别与心相通;足少阴经脉贯肝,肝肾同源;足厥阴经脉使胃、络胆、上注肺,故肝胆病的证治与肾、(脾)、胃、肺、心(包)的关系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