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八段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脉学著作。1卷。全称《玄白子脉诊八段锦》,简称《八段锦》。元张道中 (号玄白子) 约撰于天历三年 (1330年) 前后。所谓八段锦,即诊病8个重要方面: 第一平铺三指阔,第二三部准高骨,第三诊法究宗源,第四通融叶于一,第五观形勿泥形,第六闻声不在声,第七发言须当理,第八慈悯济苍生。书中阐发了古之尺肤诊法,指出 “尺之皮肤者,第三部尺中脉之外臂肉内皮肤上也。”谓《难经》之“数,言臂内皮肤热,便知病亦是热”; “急,言其肉实而皮急,则近病,荣卫未消耗也”;“涩,则皮肤不滑泽,腠理闭,无汗然也”。又据《伤寒论·平脉法》,谓伤寒论诊脉大纲是 “浮则为表,沉则为里,数则在府,迟则在脏”,从而丰富了其祖师崔嘉彦 “以浮沉迟数四脉,定风气冷热四病,以概百病” 的学术思想。今存明嘉靖戊午 (1558年) 抄本 (合抄于《脉诀秘旨》 内)及清抄《复真子刘先生脉法》之中。明汪机补订的《脉诀刊误》,将此书辑入附录,题作八段锦,改动甚多。[1]

  1. 余瀛鳌,李经纬 主编.中医文献辞典.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5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