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证(伤寒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1.栀子豉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Gardeniae and Sojae Praeparatum Decoction)


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①反讝语。若加温针,必怵惕②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③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④,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词语解释

①心愦愦:愦(kuì,音溃),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②怵惕:怵(chù,音触),害怕,恐惧。怵惕,即恐惧不安之状。
③舌上苔:指舌上有黄白薄腻苔垢。

④饥不能食:言懊憹之甚,似饥非饥,心中嘈杂似饥,而又不能进食。

原文析义

此两条论阳明病栀子豉汤证的证治。

221条论阳明热证误治后的诸种变证及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可分为两段理解。自“阳明病”至“身重”为第一段,说明阳明病原有的证候。“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由于证情比较复杂,因而有些注家认为是三阳合病,但细加分析,虽然个别脉证与太阳、少阳病证相近似,而实际并不相同。如“脉浮而紧”,一般多见于太阳表证,但从“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等阳明病独特证候分析,则知这是阳明热实证的主要标志。阳明邪热炽盛,热盛于外故脉浮,邪实于里故脉紧。又如“咽燥口苦”酷似少阳病,但咽燥与咽干的程度不同,咽干仅是化热之渐,咽燥则里热津伤的程度已经较重,再结合腹满、恶热等症来分析,则知“咽燥口苦”不是少阳,而是阳明里热,热蒸于上,煎灼津液,不能上潮。至于“腹满而喘”及“身重”,同样是由于阳明热盛所致,热壅气滞则腹满而喘,热伤元气则身体沉重。总之,此乃阳明气分邪热炽盛之证,治当用清法,宜选用白虎汤之类。

自“若发汗”至“栀子豉汤主之”为第二段,说明误治后的变证及热扰胸膈的证治。由于 “脉浮而紧”,非太阳病而是阳明热盛,是以不可发汗。若误用辛温发汗,不但劫伤津液,而且辛温助热,反使火势上炎,热扰心神,故见烦乱不安,神昏谵语等症。脉紧非寒,是以不可施以温针之法,若误用温针,则火气内攻,心神被扰,阴不敛阳,心神不能内守,故惊惕不安,烦躁不得眠。虽有腹满,尚未出现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等症,可知非阳明腑实之证,是以不可用下法。若误用下法,必然损伤胃气而致胃中空虚,邪气乘虚而入,无形之热归并于胸膈之间,热扰胸膈,故出现心中懊憹,心烦郁闷而无可奈何之状。所谓“舌上苔”,是指舌苔薄黄,或黄白相兼,为热扰胸膈,邪热不盛的表现。由于证属热扰胸膈,郁而不宣,因而当以栀子豉汤清宣胸膈之郁热。
228条则是对阳明热郁胸膈栀子豉汤证证治的补充,进一步阐明阳明病早用攻下,以致热郁胸膈的证治。“其外有热”,指体表仍有发热;“手足温”,表明热势尚不太盛;“不结胸”,一则说明没有心下痞硬疼痛之证,二则排除了误下可能导致的结胸证。因“心中懊憹”既是热扰胸膈栀子豉汤证的主证,但也可见于结胸证(参见134条),是以“不结胸”在这里颇有鉴别诊断的意义。热扰胸膈,故嘈杂易饥;胃气呆滞,故不能食;郁热上蒸,故“但头汗出”。“饥不能食,但头汗出”,又补充了221及太阳篇诸条所述栀子豉汤证的不足。
综上所述,栀子豉汤证主要脉证为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苔薄黄;病机为热扰胸膈;治法为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

学习阳明病篇栀子豉汤证,须与太阳病篇变证中栀子豉汤证诸条互参。两者虽来路不同,表现不一,但热郁胸膈的病机相同,故异病同治,也是《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的具体体现。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舌上苔(舌苔薄黄)。
病机:热扰胸膈。

治法: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


疑难点击

《医宗金鉴》认为221条之原有证为三阳合病:“此条承前条(按:指189条)互发其义,以明其治也。前条表证居多,戒不可误下;此条表里混淆,脉证错杂,不但不可以误下,亦不可误汗也。”(《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魏念庭认为228条“其外有热”为表未解,用栀子豉汤是从太阳论治:“表邪未全入里,乃即以胃实而遂下之,则其外仍有热,究不能随下药而荡涤也。……但病仍带表,既不可再下,且已入里,又不可复发汗,惟有主以栀子豉汤,仍从太阳治也。”(《伤寒论本义•阳明病篇》)
舒驰远认为228条之“头汗出”为阳虚,指出是证不可用栀子豉汤:“此证下伤脾胃,故心中懊憹,饥不能食;头汗出者,阳虚也。法当理脾开胃,兼以扶阳,栀子豉汤不可用也。”(《新增伤寒集注•阳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