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光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承光 (BL6,ChengGuang)

文件:UB6.jpg


释名

承,承受;光,阳光。穴居头顶部为承受阳光之处,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穴区内有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的分支分布。


功用

清热明目,祛风通窍。


主治

头痛,目眩,呕吐心烦,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癫痫。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头痛,眩晕;

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症等。


配穴举例

配大都治呕吐,配解溪治心烦头痛、呕吐心烦 (《针灸资生经》);配肝俞、中封治头痛、目眩;配承泣、太阳治目翳、视力减退 (《腧穴学》)。

配肝俞、中封,有平肝熄风镇痛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合谷、迎香,有清热祛风,通利鼻窍的作用,主治感冒,鼻塞流涕。

配承泣、太阳,有明目退翳的作用,主治视力减退,目翳。


操作

平刺0.5—0.8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热病汗不出,青盲远视不明。

《铜人》:治风眩头痛。

《大成》:主目生白翳。


穴义

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


名解

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承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承光。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水湿含量少。


运行规律

吸热后上行于通天穴。


功能作用

疏风散热。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


本穴经书列为禁不可灸,其理与五处穴不可灸相近,原因在于本穴气血由五处穴提供,水湿成份比五处穴更少,施灸只能熬干穴内地部之水,所灸之热则内传于颅脑并使之受损,故列为禁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