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俞 (BL27)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小肠俞 (BL27,XiaoChangShu) 小肠背俞穴

文件:UB27.jpg


释名

穴与小肠相应,为小肠背俞穴。


出处

《脉经》。


定位

在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臀大肌、竖脊肌;穴区内有臀中皮神经,深层有臀上动脉分支、臀下神经分支和第1骶神经后支肌支分布。


功用

通调二便,清热利湿。


主治

腹痛,泄泻,痢疾,遗尿,尿血,痔疾,遗精,白带,腰腿痛。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遗精;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炎;

其它:骶髂关节炎,痔疮。


配穴举例

配归来、地机治白带;配关元治遗尿、遗精;配大横、下巨虚治肠炎、泄泻、痢疾 (《腧穴学》)。

配大横、下巨虚,有清热健脾祛湿的作用,主治肠炎,泄泻,痢疾。

配关元,为俞募配穴法,有温阳固脱的作用,主治下元不足,遗精,遗尿。


操作

直刺0.8—1.2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溺黄赤。

《千金方》:主泄痢脓血。

《大成》:主妇人带下。


穴义

小肠腑中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小肠,小肠腑也。俞,输也。小肠俞名意指小肠腑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俞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

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小肠腑之热。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