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 (KI3)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太溪 (KI3,TaiXi) 输穴;原穴

文件:K3.jpg


别名

吕细。


释名

太,意指盛大。足少阴肾经脉气出于足底,通过然谷,泄成大溪,动脉相应,故名。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母长屈肌;穴区内有隐神经分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支,深层有胫神经、胫后动脉本干经过,并有它们的分支分布。


功用

滋阴益肾,壮阳强腰。


主治

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精,遗尿;

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

五官科系统疾病: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

其它: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


配穴举例

配少泽治咽痛、齿痛;配飞扬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腧穴学》)。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操作

直刺0.5-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

《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现代研究

(1)针刺太溪可改善肺呼吸功能,例如针郄门、太溪、鱼际可改善因开胸而引起的纵隔摆动,其效果优于肺门周围神经封闭。 (2)针太溪、列缺可增强肾泌尿功能,使酚红排出量增高,尿蛋白减少,还能使血压下降,浮肿减轻,对肾炎病人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针太溪穴,留针2分钟,即见受试者血中嗜酸性白细胞减少33.5%,若留针10分钟,则减少44.2%。


别名

大溪,吕细。


穴义

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名解

1)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大溪名意与太溪同。2)吕细。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3)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4)肾经原穴。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5)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

经水循肾经而传,气化之气吸热后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清热生气。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泻而多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位置

足内侧部,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灵枢•本输》:“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医学入门》:“内踝后五分”;《循经考穴编》:“踝骨尖平”。


功效

益肾、降火。


主治

古代记述:默默嗜卧、溺黄、少腹热、腹胀、心痛、喘息、呕吐、咳逆、胸胁支满、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消渴、霍乱、泄出不知、寒厥、足热、牙痛、遗精、遗尿、尿有余沥、月经不调、带下,阴股内湿痒生疮、乳痈、鼻衄、足肿、足底痛。

近人报道:慢性咽喉炎、眩晕、肾炎、尿路感染、失眠、神经衰弱、肾虚牙痛、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足底痛。


方例

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少泽、太溪。

咽肿:中渚、太溪。

衄血不止:兑端、脑空、风门、太溪、稳白。

腿足肿红:太溪、昆仑、申脉。

眩晕:完骨、太溪、太冲。

肾虚牙痛:下关、颊车、太溪。

失眠多梦:神门、三阴交、太溪。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其它

输(土)穴;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