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 (LR3)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太冲 (LR3,TaiChong) 输穴;原穴

文件:Liv3.jpg


释名

阴经原穴皆名“太”;“冲”指要冲,因其血气盛而名。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凹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1跖骨间背侧肌、母收肌斜头;穴区内有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和第1跖背动脉分布。


功用

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喎,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痿痹。

针麻常用穴之一。

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

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配穴举例

配合谷 (双)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配气海、急脉治疝气 (《腧穴学》);配三阴交治妇人漏下不止 (《针灸大成》)。

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

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

《千金方》:主黄疸,热中喜渴。

《铜人》:治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

《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金鉴》:主治急慢惊风,羊痫风证,及咽喉疼痛,心胸胀满,寒湿脚气,行痛步难,小腹疝气,偏坠疼痛,两目昏暗等证。


现代研究

(1)针太冲对青少年近视眼有较好的疗效。 (2)针太冲、内关、素髎对呼吸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 (3)据有人报道,针足三里、阳陵泉,或单刺太冲,均观察到针刺使注射吗啡后胆道压力不仅停止上升,而且迅速下降。针太冲缓解胆道口 (奥狄氏)括约肌痉挛的作用大于足三里、阳陵泉。


别名

大冲。


穴义

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名解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太冲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太冲。大冲名意与太冲同。2)肝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

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

燥湿生风。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足背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当行间后二寸。

《灵枢•本输》:“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


功效

主治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方例

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治贫血、羸瘦;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其它

肝经输穴、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