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 (LI17)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天鼎 (LI17,TianDing)

文件:LI17.jpg


别名

天顶。


释名

天,指高处;鼎,古代炊具,圆腹三足,用以形容头部以及颈椎和两侧的胸锁乳突肌;穴居颈部,故名。《太平圣惠方》称“天顶”,为同音借用。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颈外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当扶突穴下1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椎前筋膜;穴区内有颈横神经,深层有臂丛神经及其分支、面神经颈支和颈升动脉分布。


功用

清利咽喉,理气散结。


主治

咽喉肿痛,暴喑,气梗,梅核气,瘰疬,瘿气。

五官科系统疾病:甲状腺肿,喉炎,舌骨肌麻痹症;

其它:颈淋巴结核,扁桃体炎。


配穴举例

配气舍、膈俞治喉痹梗噎、咽肿不得消、饮食不下 (《千金要方》);配间使治暴喑失音、气梗咽痛 (《针灸甲乙经》)。

配气舍、膈俞,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作用,主治咽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息,食饮不下。

配间使,有宁心利窍作用,主治失音。


操作

直刺0.3—0.5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暴喑气哽,喉痹咽痛不得息,食饮不下,天鼎主之。

《千金方》:天鼎、气舍、膈俞,主喉痹哽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


别名

天顶,天项,天盖。


穴义

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上行于天。


名解

1)天鼎。天,头面、皮部也。鼎,炉鼎也。天鼎名意指大肠经经水受热气化并上行于天。本穴物质为巨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受心部外传之热水液蒸发并上行于天,如鼎内之水被加热一般,故名天鼎。(从地球坐标系来看,天鼎穴在上,何以经水能上行,其理同巨骨穴气血运行之解。)2)天顶、天盖。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顶,支撑也。盖,外盖也。天顶、天盖名意皆指穴内物质为气化之气,对天起支撑或护盖作用。本穴物质为气化后上行于天的阳热之气,阳气的存在,既是对皮部的支撑也是对皮下之物的护盖,故名。3)天项。天,指穴内气血所处的部位或运行的方向。项,指穴所处的部位。天项名意指本穴的阳热之气从项部上行天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的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

地部水液在本穴全部气化为气并上行头面天部。


功能作用

向头面天部传送大肠经的气化之气。


治法

寒则补之并久留针,热则泻之。


位置

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与缺盆连线的中点处。

《针灸甲乙经》:“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直扶突后一寸”;《针灸资生经》:“气舍后一寸。”


功效

利咽喉,清肺气。


主治

古代记述:暴喑气梗,喉痹咽,痛不得息,饮食不下,喉中鸣。

近人报道:扁桃体炎,喉头炎,呃逆,上肢麻木。


方例

失音嗫嚅:天鼎、间使。

喉痹梗噎,咽肿不得消,食饮不下:天鼎、气舍、膈俞。


刺灸法

坐位,头转向对侧,浅刺0.2~0.5寸,不可向下方深刺。以防造成气胸,按压天鼎时可将臂丛上干压迫于手指第6~7颈椎的横突前缘之间,病人可感到肩顶部和同侧上肢麻木。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