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 (SP15)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大横 (SP15,DaHeng)

足太阴阴维之会。

文件:SP12SP16.gif


别名

肾气。


释名

横直脐旁,当大横纹中,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脐中 (神阙穴)旁开4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穴区内有第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第10肋间神经和动脉经过。


功用

温中散寒,调理肠胃。


主治

腹痛,腹泻,大便秘结。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习惯性便秘,久痢,肠麻痹,肠寄生虫;

其它:四肢痉挛,流行性感冒。


配穴举例

配四缝、足三里治肠道蛔虫症;配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治腹痛、腹泻 (《腧穴学》);大横透神阙治胃下垂 (《针灸学》)。


操作

直刺1.0-1.5寸;可灸。,


现代研究

(1)针大横配足三里,中强度刺激,不留针,多数肠道蛔虫患儿在针后1天有虫排出。随针刺次数增加,排虫率也增加。临床观察针1次排虫率为25。19%,针2次排虫率增为42.5%,针3次者排虫率为53.3%,说明针刺次数与疗效有关。 (2)有报道,针大横、天枢、足三里对急性肠梗阻有一定疗效。


别名

肾气,人横。


穴义

脾经气血在此形成水湿风气。


名解

1)大横。大,穴内气血作用的区域范围大也。横,穴内气血运动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风也。大横名意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2)肾气。肾,水也。气,天部的气态物也。肾气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气富含水湿。本穴物质为腹结穴地部泥水混合物气化的水湿云气,在向本穴运行的过程中,它是由天部的稍高层次横向传至本穴的天部稍低层次,水湿进一步集结在云系之中,如肾水之运行,故名肾气。3)人横。人,气血物质所处的层次为地部之上、天部之下的人部也。横,穴内气血运行的方式为横向传输也。人横名意指穴内气血在人部横向传输。理同大横名解。4)足太阴阴维之会。本穴物质不光有天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同时还有腹哀穴下行传来的地部经水,其地部经水由本穴外溢脾部,有阴维脉的气血特性,故为足太阴阴维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风气和地部的经水。


运行规律

水湿风气向腹哀穴上行,经水循脾经下行。


功能作用

转运脾经水湿。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位置

腹中部,距脐中4寸,腹直肌外缘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腹哀下三寸,直脐旁”;《类经图翼》:“在腹哀下三寸五分,平脐,去中行三寸半”;《针方六集》:“横直脐旁大横纹中,上直两乳,侠任脉两旁各四寸。”《针灸资生经》:“去腹中行各当为四寸半”;诸家所述距前正中线分寸有出入,今从《针方六集》。


功效

温中,理肠。


主治

古代记述:大风逆气,多寒善悲,惊怖,心忪少力,下痢,洞泄,便秘,小腹寒痛,中焦虚寒,四肢不可举动,小腹热,欲走太息。

近人报道: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肠麻痹。


方例

肠道蛔虫症:大横、四缝或足三里。

腹疼痛、洞泄:大横、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5~1.5寸。可灸。


其它

交会穴:足太阴、阴维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