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机 (SP8)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地机 (SP8,DiJi)郄穴

文件:SP8.jpg


别名

地箕、乾机、脾舍。


释名

地,指下方;机,机关、机杼,似指膝关节和胫骨内侧髁而言。穴位于其下,故名。又作“地箕”(《医学入门》)意指穴在箕门之下方。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穴区内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分支分布。


功用

健脾渗湿,调经止带。


主治

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腰痛,遗精,精液缺乏;

其它:胃痉挛,乳腺炎,下肢痿痹。

本穴出现压痛提示有胰腺疾患,与胰俞、中脘、水分互参可诊断急性胰腺炎。


配穴举例

配血海治月经不调 (《百症赋》);配中极、三阴交治痛经 (《实用针灸学》)。

配血海,有调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配肾俞、中极、三阴交,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痛经。


操作

直刺1.0-1.5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溏瘕,腹中痛,脏痹。

《铜人》: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丈夫溏泄,腹胁气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


==现代研究) (1)地机配血海,埋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效果。 (2)有实验资料表明,针曲池、地机等穴,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增强,但针足三里未见明显变化,说明地机等穴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密切关系。


别名

脾舍,地箕。


穴义

脾土物质在此随经水运化人体各部。


名解

1)地机。地,脾土也。机,机巧、巧妙也。地机名意指本穴的脾土微粒随地部经水运化到人体各部,运化过程十分巧妙。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雨降地部后地部的脾土微粒亦随雨水的流行而运化人体各部,脾土物质的运行十分巧妙,故名地机。2)脾舍。脾,土也。舍,来原也。脾舍名意指本穴为提供脾土物质的来源之处。本穴物质为漏谷穴传来的降地之雨,脾土物质随雨水的流行而输送人体各部,为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原之处,故名脾舍。3)地箕。地,脾土也。箕,挑土的工具。地箕名意指脾土物质通过本穴而运化。理同地机名解。4)足太阴郄穴。郄,孔隙也。本穴为脾土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脾土物质的运化是通过地部水液而运行的,脾土物质的运行量不大,如从细小的孔隙中通过一般,故为足太阴郄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中的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

经水循脾经流向阴陵泉穴,脾土微粒沉降于穴周。


功能作用

渗散脾土水湿。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位置

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当阴陵泉与内踝尖的连线上。

《针灸甲乙经》:“在膝下五寸”;《针灸聚英》“膝内侧辅骨下陷中”。《循经考穴编》:“一法:阴陵下五寸,骨内大筋外,与巨虚相对。”“又法:合内踝上八寸,别斜走向前一寸。”“按别走上一寸,正合经文‘交出厥阴之前’句。”《医宗金鉴》:“从漏谷上行五寸”,定位有所不同。


功效

和脾理血,调燮胞宫。


主治

古代记述:腹胁气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溏瘕,腹中痛,脏痹,腰痛,疝,痔,月经不调,症瘕,遗精。

近人报道:痛经。


方例

不嗜食:地机、阴陵泉、水分、幽门、小肠俞。

疝瘕阴疝:冲门、地机。

月经不调:地机、血海。

痛经:地机、肾俞、中极、三阴交。


刺灸法

直刺0.5~1.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其它

郄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