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缺 (LU7)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列缺 (LU7,LieQue)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

文件:Lu7.jpg


释名

1)列缺,指闪电。《汉书•扬雄传》应劭注:“列缺,天隙电照也。”穴当腕部桡骨茎突后骨缝间,又为手太阴之络别行处,故名。《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此别走络分,别大经所以称缺。此穴列于缺减大经之处,故曰列缺也。”

2)列,是指“分解”;缺,即是“器破”的意思;列缺,指的是“天闪”。中国古代称闪电,也就是天上的裂缝(天门)为列缺。肺脏位于胸中,居五脏六腑之上,象征“天”。手太阴肺经从此穴分支,而别通手阳明大肠经脉,脉气由此别裂而去,像是天庭的裂缝。又本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如裂缝的地方,所以名为列缺。


出处

《灵枢•经脉》。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易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所压处是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展肌、肱桡肌、旋前方肌;穴区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分布,深层有桡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肌支和桡动脉、桡静脉分布。


功能

宣肺散邪,通调任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涡斜,偏头痛,项强痛,腕痛无力,牙痛.

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哮喘;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正头痛,面神经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脑血管后遗症,腕关节周围软组织疾患;

其它:遗精,牙痛,高血压。


配穴举例

配后溪、少泽、前谷治疟疾寒热 (《千金要方》);配完骨治口面涡斜 (《针灸资生经》);配鱼际、少商治急性咽喉肿痛;配照海治阴虚慢性咽痛。

配风池、风门、合谷,有疏风解表止咳的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头痛,项强。

配照海,有降气平喘利咽的作用,主治咳喘,咽喉疼痛。


操作

向上或向下斜刺0.3—0.8寸;可灸。


文献摘要

《千金方》:男子阴中疼痛溺血,精出,灸列缺五十壮。

《资生》:主汗出,四肢肿。


现代研究

有实验表明,针列缺配肾俞或照海可增强肾功能,其酚红排出量较前增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也下降,此效应可持续2—3小时,再针刺仍有效。针列缺还可引起膀胱收缩反应,使排尿量增加。还有人用血管容积描记方法研究发现,针列缺对血管舒缩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别名

童玄,腕劳。


穴义

肺经经水在此溃缺破散,溢流四方。


名解

①列缺。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经经水在此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本穴物质为孔最穴下行而来的地部经水,因其位处桡骨茎突上方,下行的经水被突出的桡骨(巨石)所挡,经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②童玄。童,少儿也,与老人相对,少为阴,老为阳,此处代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水液。玄,带赤的黑色也,即暗红色。赤为火之色,为热,意指穴内气血特点有温热之性,黑为肾之色,表示穴内气血为水液。童玄之名所指乃穴内气血为温性水液,即是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血。③腕劳。腕,手腕也。劳,劳作也。腕劳名意指本穴分配血液给手,手受血而能握也,而能劳也,故名腕劳。④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向外分流,向外侧流向了阳明经,向内(里)流向了任脉,向下流向了本经,故其为手太阴、手阳明、任脉之会。⑤肺经络穴。本穴的地部经水由于其溃缺破散并向手阳明、任脉分流,它有联络其它经脉气血物质的作用,故其为肺经络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即血),性温热。


运行规律

本穴的气血走向有三支。第一支经水流向任脉,第二支经水流向大肠经,第三支经水循肺经主干道而下行于经渠穴(当肺经经水量大并超过上述渠道的分流作用时,肺经经水则循脾部溢流)。


功能作用

将肺经经水分流于任脉、大肠经。


治法

任脉不通则向内直刺多提插捻转,表里不通则横向外刺,本经受阻则循经而通。寒则补之,热则泻之,皆无灸,灸亦无功。


藏象

列缺穴有如人体上源的水利枢纽,左右肺经、大肠经、任脉则如肺经经水输供的不同对象,经水分配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各经所管辖区域的阴阳虚实,从而导致不同部位的各种病变。


四总穴歌曰“头项寻列缺”,其意二。一是头病多因风,取列缺穴可通肺气,金可制木。二是列缺穴经水为上源之水,水善调寒热,而头为人之上部,泻皮层之液则头部阳气生,故列缺穴列为四总穴中调治头项的要穴。


位置

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灵枢•经脉》:“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手交叉,头(食)指末筋骨罅中。”《针经指南》:“手腕后高骨缝间”;《针灸逢源》:“在腕后侧上一寸五分”。


功效

宣肺平喘,利水调肠。


主治

古代记述:咳嗽多痰、咳唾脓血、气喘、胸膈闭痛、食噎不下、心腹痛、腹胀、腹泻,大便闭塞,小儿脱肛、痔痒痛漏血、发热无汗、痰饮、水肿、症瘕、消渴、疟疾、痰诞上壅、口噤不开、小儿惊痫、小便热痛、小便下血、小便不通、小便遗数、偏正头痛、鼻渊、牙痛、咽喉肿痛、头项强痛、胸背寒栗、风疼、风痹、口歪、半身不遂、四肢厥逆、手足搐搦、肘臂痛、掌中热、腕劳、手腕无力、乳痈肿痛、胎死不出及衣不下、产后腰痛。

《十总穴歌》:头项寻列缺。

近人报道:糖尿病、血尿、蛋白尿、鼻炎、喉炎、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牙关紧闭、声音嘶哑、荨麻疹、落枕、桡骨基茎部狭窄性腱鞘炎、腕部软组织损伤。


方例

咳嗽:膻中、肺俞、列缺、足三里。

口歪:地仓、列缺。

茎中痛:列缺、行间。

蛋白尿:列缺、照海。


刺灸法

向肘或腕方向斜刺或横刺0.3~0.5寸。不用直接灸。


其它

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