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阳 (ST42)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冲阳 (ST42,ChongYang) 原穴

文件:St42.jpg


别名

趺阳、会原。


释名

穴当足背动脉搏动(趺阳脉)处,血气旺盛,因称“冲”;又为足背高处,因称“阳”。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足背最高处,当母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母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母短伸肌;穴区内有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腓神经和足背动脉分布。


功用

和胃化痰,通络宁神。


主治

口眼喁斜,面肿,齿痛,癫狂痫,胃痛,足痿无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眩晕;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胃炎;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足扭伤;

其它:牙痛。


配穴举例

配丰隆治癫狂之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针灸资生经》);配足三里、飞扬、仆参治足痿失履不收 (《腧穴学》)。

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操作

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


文献摘要

《素问》:刺跗上,中大脉,出血不止,死。

《甲乙经》: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胃脘痛,时寒热。

《铜人》:偏风口眼喎斜,肘肿。


别名

会原,跗阳,会屈,会涌,会骨。


穴义

胃经经水在此气化为阳热之气。


名解

1)冲阳。冲,穴内物质运动之状。阳,阳气。冲阳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气化冲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有解溪穴的分流,传至本穴的经水较为稀少,经水受脾土之热而大量气化冲行于天,故名冲阳。2)会原。会,聚会。原,本源。会原名意指本穴气化之气为胃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本穴物质为胃经经水的气化之气,其气性温湿热,同合于胃经气血之性,为胃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会原。3)跗阳。跗,脚背也。阳,阳气也。跗阳名意指本穴为脚背阳气的主要输供之处。本穴为胃经之穴,位处脚背,气血物质为气化的阳热之气,较之足部其它经脉各穴提供的阳热之气为多为强,故名跗阳。4)会屈。会,聚会。屈,亏缺。会屈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此亏缺。本穴物质为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变化为水液气化,流来的经水因气化而不断亏缺,故名会屈。会涌名意与会屈同,涌指本穴的气化之气涌出穴外。5)会骨。会,聚会也。骨,水也。会骨名意指解溪穴散解的地部经水有部分会聚本穴。6)胃经原穴。本穴地部经水的气化之气性合胃经之气血,为胃经气血的重要来源,故为胃经原穴。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

经水快速气化并循胃经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燥化胃经水湿,生发阳气。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足背最高处,{79}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灵枢•本输》:“足跗上五寸陷者中”;《针灸甲乙经》:“去陷谷三寸”;《千金要方》:“一云二寸”;《医宗金鉴》:“从解溪下行足跗上高骨间动脉”。


功效

扶土化湿,和胃宁神。


主治

古代记述:头面浮肿,上齿痛,腹胀,胃脘痛,足痿,脚背肿痛,癫狂,疟,痿厥,风头重,额痛,枢股腘外廉骨痛,腹大不嗜食,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病,痹不仁,振寒时有热,四肢不举,腹满身重,善呕,瘿,口眼歪斜。

近人报道:脉管炎。


方例

足痿失履不收:冲阳、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

疟从脚{31}起:冲阳、束骨。

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冲阳、丰隆。

脚气:公孙、冲阳、三里。


刺灸法

浅刺0.3~0.5寸(灸)。禁直接灸,艾条灸5~10分钟。


其它

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