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研究近况与最新进展(伤寒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伤寒学研究近况与最新进展  数十年来,国内外伤寒学研究相关成果层出不穷。就研究内容而言,无论其深度和广度,均属史无前例。而其研究方法和手段,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伤寒学研究,成为现代中医学术研究之热点,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泛化趋势。

其研究内容,亦即伤寒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原著编次整理与校勘翻译、伤寒注家注本研究、伤寒学发展规律研究、六经本质理论研究、六经辨证方法临床运用规律探索、经方临床运用之推广等。大要不越三个基本领域:一是经典著作《伤寒论》,二是历代医家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成就,三是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及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基本规律。

而有关伤寒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继承和创新的交错。换言之,即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合理选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或大胆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传统的考据、校注、验证、推理等方法,在理论研究中仍占有相当的比重。而计算机、系统论、耗散结构、生物化学、物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新学说、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渗入,及其与传统研究方法之相互结合与交叉运用,体现了当今科技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为伤寒学之研究,展示了广阔而诱人的前景。

限于篇幅,现仅就近数十年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评述如下:

一. 传统理论研究

此之所论传统理论研究,意指围绕《伤寒论》展开的相关文、史、哲研究及医学理论和学术观点的研究,主要包括版本考证、伤寒注家、六经辨证体系、发展历史等内容。

在《伤寒论》版本研究方面,目前学术界多数仍认同以宋本和成注本为权威版本。近年来,《千金翼方》所载之《伤寒论》以其时间早于宋本而颇受重视,有学者将之称为唐本《伤寒论》。而若注重文献考证价值者,则林亿等校刊之别本《金匮玉函经》,自然不容忽视。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宋本《伤寒论》,应属刘渡舟教授等以赵刻本为底本校注的《伤寒论校注》本。另外,尚须提及的是,日本康治本和康平本、敦煌《伤寒论》残卷、长沙古本和桂林古本等,近年来均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术界的反响。马继兴《中医文献学》对《伤寒杂病论》版本源流作了简要阐述,并首次勾画出《伤寒杂病论》版本系统,对宋以后三大刊本系统作了详细总结。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则对唐本、宋本、淳化本、成本等,进行详尽考证,见解较为独特。2000年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李顺保编着的《伤寒论版本大全》,全文收录并校勘了现存敦煌本、康治本、康平本、金匮玉函经、高继冲本、唐本、宋本(赵刻本)及成本八种。

伤寒书目研究,早期融于医学书目研究之中。而为之专著者,殆始于民国期间。曹炳章之《历代伤寒书目考》,收目494种。1991年唐明华《历代伤寒著作书目辑录》收录伤寒专着1326部。另外,同期之医学目录、辞典著作,亦分类收录伤寒著作书目,如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97种)、《伤寒论研究大辞典》(413)、《中国医籍考》(483)、《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679)等。

近年来,此类专题研究日渐得到重视。姜永平氏对清代伤寒书目着录加以评析,廖国玉则从国内60余家图书馆查阅收集,总获历代研究仲景学说的专着3130种,其中伤寒2763部。 叶发正认为,《伤寒杂病论》问世至1990年,共产生伤寒著作1770部,其中存世931,存目839。傅远谋统计,共有研究专着1061种、753家,其中80%留存于世。李顺保统计至1999年,总获671种,另日本伤寒著作297种。由于统计标准、统计时限及收采范围不一,研究者的结论自然有异,但不可否认,这些结论是伤寒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关于《伤寒论》的学术渊源,目前存在几种不同看法。其一,是依据其自序所述,认为其理论根源于《内经》,国内医家多数认同这一观点。其二,认为《内经》与《伤寒论》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伤寒论》根源于江南文化圈以药疗为主的医学体系。持这一观点者,以日本部分医家为代表。其三,据《甲乙经》和《注解伤寒论》所述,并据近年的文献考证成果,认为《伤寒论》主要源于《伊尹汤液》,属经方体系,与《内经》所代表的医经体系有别。

在注释研究方面,继承了前期之研究思路和方法,独注、集注、增注仍是其基本形式,而尤以集注形式最为突出。而研究范围则沿前期之发展趋势,逐渐由偏重《伤寒论》原著注释,扩展到注释《伤寒论》与注释医家伤寒著作并重,由此而说明,前期伤寒学研究成果,亦已纳入现今伤寒学研究领域,并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期注释《伤寒论》原著的主要著作,以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李培生《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熊曼琪《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伤寒论》等为代表。

对伤寒医家著作的重订与注释之代表作有:徐荣斋《重订通俗伤寒论》、李培生《柯氏伤寒论翼笺正》、《柯氏伤寒附翼笺正》、《柯氏伤寒论注疏正》、叶成炳等《伤寒明理论阐释》、杜兆雄《伤寒论类要注疏》等。

自成无己首开注释之风气以来,其后注伤寒者,代不乏人。其学术观点、治学方法等,对后世之研究,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注家及注本,成为伤寒学现代研究之一大热点。就总体而论,目前伤寒注家注本之研究成果虽多,但涉及面不广,系统性不强,主要集中于明清部分影响较大之医家。然而,随着这类研究的深入,有关伤寒学术发展历史的研究,逐渐展开,从历史宏观的角度,考察伤寒学术的发生发展规律。

翻译类研究,主要指将《伤寒论》白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或将之译为其它语种。现代文翻译的代表作:中医研究院《伤寒论语译》、任应秋《伤寒论语译》、刘渡舟《伤寒论语译》、陈亦人《伤寒论译释》等。其它语种的翻译,尤以英语译本最为突出。其代表作当属罗希文之《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Caused by Cold with 500 Cases》。该书不仅全文翻译了《伤寒论》398条原文和方剂,并于每条之下均加提要及注释,对脉症及字词作解,于方证之后附医案计500例。凡此,皆有助于学者研习。其译文准确畅达,注释合乎学理,是不可多得的中医经典英语读本。

六经证治体系,是伤寒学之核心内容,亦是现代医家致力研究之重点。围绕六经体系之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以阴阳之基本属性作为归类标准,研究伤寒学辨证论治体系,从《伤寒论》研究之始,这种方法即已贯穿于长达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而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倡之尤力者,当以现代部分学者为代表。现代著名中医学家姜春华教授认为,《伤寒论》统括了《内经》全部阴阳体系,虽分三阴三阳,实则一阴一阳为其总纲,而以阴阳为其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以《伤寒论》之六经,赅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精气,以及邪正消长诸方面。其理论根源于《内经》,而以三阴三阳部别类从之,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辨证论治体系。

与上述观点相类而显激进者,是有研究者认为三阴三阳仅是外感热病错综复杂病理变化、体质因素及发展规律的总体概括,与脏腑经络等内容并不相涉。因此,六经实为六病,六经辨证实为六病辨证。这种辨证论治体系,是以三阴三阳为纲,按病分类,因证立方,汤证一体,其三阴三阳概念与《内经》三阴三阳概念并不相同,而是仲景专借以对外感病证进行归类的概念。

在这一领域内,最富挑战性的课题,仍属六经实质和厥阴实质问题的探讨。有关六经实质的争论,历经近千年而未衰,数十年来即曾出现过数次较大规模的争鸣。50年代中后期的争鸣,其主要观点并未脱离前人之说;而80年代之争论,则逐渐渗入一些新学说。时至90年代,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之趋势愈显明朗,各种新观点层出不穷。大略而言,有生理系统说、证治纲领说、综合体说、症候群说、病理层次说、病证虚实说等,并有学者引入应激学说、体质学说、巴甫洛夫学说、黑箱理论、模糊理论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之。然而,就其实质而言,多是前人观点的现代翻版或诠释,并未有大的理论突破。

由于原著的散佚传抄等原因,《伤寒论》文字错漏、义理未明之处甚多,而尤以厥阴篇最为突出。是以有关厥阴篇的认识,历代医家多不统一。数十年来,围绕厥阴的生理、病理、定性、定位等关键问题,研究者们付出许多心血。其中,以万友生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寒温合论观点,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有关伤寒学说基本理论,许多医家均就某一方面展开专题研究。如未病学说思想、时间医学思想、体质学说思想、医学气象地理学思想等,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完善了伤寒学理论体系。限于篇幅,兹不详述。

二. 临床运用研究

此处所言之临床运用研究,指六经辨证体系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规律和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病证诊断、治法原则、方药运用、临床思维等内容。其中以《伤寒论》方药在现代临床上的扩展运用,尤为引人注目。

在病证诊断方面,部分学者除强调遵循传统方法审证求因外,主张将建立病证诊断模型突作为突破口。运用多种手段,包括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通过大范围的文献分析和临床检验,对《伤寒论》六经主要病证进行定性、定量的规范化研究,建立相对客观的诊断标准,以利于临床推广应用。有研究者曾将《伤寒论》基本内容和逻辑思维,进行数理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机六经辨证论治系统,取得一定成效。其核心内容之一,即是六经病证诊断模型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研究尽管颇具价值,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其广度和深度尚不尽人意,各种相关因素的处理存在不少困难,尤其是在中医辨证诊断原则性与灵活性关系处理上,尺度难以把握。因此,研究成果距临床实用,尚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对舌、脉、症的认识,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研究者试图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其机理和特征,并取得一定成效。如腹诊理论和方法的系统化,并运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辅助检测,使其客观性、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六经病证本质研究,是伤寒诊断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研究思路而论,一般多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确立一定的诊断标准后,选择合适的病例,通过对照观察,检测其相关的理化指标,进而分析推断其内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一是以中医病因学说为依据,复制相应的证候动物模型,观察其病理生理变化,以推断其内在机制。两种途径各有其优劣,前者关键在于诊断标准的建立是否合理和干扰因素的控制是否得当;后者关键在于动物模型建立是否合理及动物与人体差异的判别。

另外,症状体征是证候的基本表象,从特定症状和体征入手,探索其内在机制,是揭示病证本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胸胁苦满作为少阳病定位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病种的对照观察中,胸胁苦满多与胆、肝二经密切相关,进而从侧面证实了六经分证论治之客观性。而用无创性彩色超声Doppler显象技术研究脉象,证实位、数、形、势一种或多种属性的变化,是形成脉象的基础。而从位、数、形、势的变化及其关系加以分析,可望了解脉象与心血管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全身各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病证之内在机理。

就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病证实质研究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经的具体证候,研究指标涉及组织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流体力学、光学、生物电学、电磁学等内容,结果表明,六经病证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多层次的病理改变,并不能以现代医学的观点去对号入座。某一特定证候的病理变化,除与病种相关外,可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换言之,即证候的这种共性特征并不受病种之影响。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值得指出的是,六经辨证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中医整体恒动观念,而六经传变学说,正是体现这种观念的最好例证。研究者们为了揭示这种变化规律,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有关太阴少阴阳虚证证治关系及阴证转阳的实验结果,从多方面证实了这种病证转化关系的客观存在。

有关六经治法体系的研究,目前多限于理论阐述和临床验证。而具体治法之于临床,必须通过相应方药加以体现,故治法之研究成果,常是通过方药临床研究而来。至于治法的传统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但大多是在前贤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完善,使其体系更趋严谨。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并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就六经方药临床运用研究而言,主要表现在其运用范围的扩展和对现代疑难危重病证的救治方面。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六经方药的疗效确切,在现代疑难危重病证的救治方面,颇具特色。其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目前比较倾向于大样本观察统计其对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疗效。这类研究,有利于拓展经方的治疗范围,科学验证经方的临床疗效。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不易把握。注重经方对西医疾病的泛应性,必然将以忽视中医辨证作为代价,而方药之运用,却是建立在中医辨证之基础上的,如此则其临床疗效,难以与实际相合。

方药临床运用研究,其另一重要特征是剂型改革。这一方面研究,相较而言,以日本汉方医成就最为突出。汉方剂型的改良,不仅节省药源、使用简便,而且促进了日本制药工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这一形势已为国内官方及学术界所重视,并拟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然则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剂型改革应以确保疗效为基本前提,此其一也;其二,正确处理现代药理应用标准和传统应用标准之间的关系;其三,充分发挥传统剂型加工及煎服法等理论优势。

方药临床运用规律的研究,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课题。从临床思维角度探讨这一课题,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有学者曾系统探讨了扩大经方临床运用范围的途径,是此类研究之典型。

经方的药理机制研究,是伤寒学现代实验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主要经方都已成为研究对象,并取得满意的成效,诸如小柴胡汤、桂枝汤、白虎汤、大承气汤、理中汤、四逆汤等。其药理效应,随方药之不同而异,且每一方剂常呈现多系统多层次的泛化作用,较之西药,特异性多不显着。然其突出的临床疗效与药理特异性的不符,迫使研究者们颇费心血地去探求其中的奥妙。目前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方药的主要作用机制,并不在于其直接对病原的清除和对病理损伤的修复,而是通过整体调节作用,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促使机体自我康复。

这种调节作用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其良性的双向调节效果。即在病理状态下,方药通过逆病理变化的调节,以达到促使机体康复的目的。是以桂枝汤可促使动物的低温状态恢复,而亦可促使动物的高体温下降。而多数方药在生理状态下,却并不表现出明显的调节作用。正是这种特定方药与机体的特定病理变化的契合,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才发挥出其特定的治疗效应。

三. 多学科研究

就伤寒学研究方法而言,在传统研究中,实际早已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如临床观察、逻辑推理、版本考据、音义训诂等。其范围不仅属于医学自然科学范畴,也属于文献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范畴。

自唐容川首次以西方医理义释伤寒以来,推崇者不乏其人。由此,首先是西方实验医学研究方法渐次渗入,继之而来的是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变革,为伤寒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活力和朝气,长期笼罩着学界的尊经崇古思潮,受到严峻挑战。

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论,已渗入伤寒研究领域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包括计算机、系统论、控制论、黑箱理论、耗散结构、生物化学、影像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数学、光电技术等,种类虽多,而可简略概述如下。

1.医学实验方法

包括结构解剖方法、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病理模型技术、光电技术、声像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与组织学技术、医学统计学方法、DME方法、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技术、药理研究方法等。

医学研究对象的同一性(人、健康、疾病),决定了西方实验医学研究方法,能够轻易地渗入中医学研究领域。而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则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医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几乎与当今所有先进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很难列述其详。就伤寒学研究而言,上述方法和技术,是现阶段所采用之主流,基本能够体现其时代特征。

上述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以研究伤寒理论与临床问题。诸如伤寒病证本质研究、病证传变规律研究、诊断与治疗研究、方药配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等。

2.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期,目前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之主流。电子信息技术之于伤寒学,目前主要用以处理实验数据、建立数字模型、信息管理与交换、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此类技术逐渐渗入伤寒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优势日渐凸显,已成不可或缺之势。

3.认识方法理论

随着对人类思维规律研究的发展,有关伤寒学辨证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研究者们除运用传统方法总结伤寒学之思维方法及规律外,更引入一些新学说,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逻辑学等,以映证发挥之,取得了一批成果。

六经辨证体系和理法方药内涵,实即是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思维过程。控制论中的模糊控制、反馈控制、最优控制、黑箱理论等,均在这一体系中得以充分展现。六经病是正邪、时间和表现于脏腑经络之症状的函数,是热病过程中模糊聚类的群,彼此互有联系;六经提纲则是其模糊识别的主要参数。六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各种有关人体的信息,研究和总结出对人体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规律。

六经辨证体系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结构层次的有序性和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属于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在六经这个总系统中,包括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每经都由一定的经络脏腑等要素组成为有序的系统,体现了系统成分和结构方面的联系,据此而可予以定位。在病理状态下,疾病则表现为由六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的总体过程。各系统构成要素生理功能的失常,表现为相应的证候群,体现了系统功能联系方面的异常变化,据此而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以六经辨证体系,是将疾病的发生发展状态及过程,放在六经系统形式加以考察,在定位、定性、定量、定向分析基础上,综合归纳出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并进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药,其实质是整体恒动观的体现形式。

若从信息论角度考察,研究者认为,则六经辨证的确定标志是外感热病的信息,六经提纲脉症是确定六经病证诊断的主证信息。六经病证作为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构成了一个复杂和信息流。六经证候质量变化,即六经病证的传变过程,是典型的信息传递过程的体现形式。六经系统的纵横层次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六经证候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并进而决定着信息表达和传递的多变性。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认识和掌握各种与人体生理病理相关的信息及其传递变化,即可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

亦有研究者认为,六经是外感热病的综合模型。以三阴三阳六层次表述热病的阶段性,以其与脏腑经络的对应关系模拟病位,以六气为病模拟病因,以阴阳消长模拟正邪进退,进而构成完整的六经模型。若用数学模型方法探讨,则三阴三阳始终表现为病位、病性、病势三个基本要素,而这本个基本要素均具有阴阳二值,表里寒热虚实是由阴阳二值衍生而来的具体逻辑值;三阴三阳提纲,构成了三维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设计条件。因此,阴阳二值逻辑可被视为《伤寒论》的主要思维方法。

运用数学集合论探讨《伤寒论》各种病证信息及方药组成等内容,发现集合论中各种关系,特别是求交、求并两种运算关系,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点不谋而合。

以上仅是近年来有关从认识思维角度研究伤寒学的研究成果之简要介绍。从上述结果可知,《伤寒论》之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诸多学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验证,提示我们可以在遵循《伤寒论》基本学术思想的前提下,主动地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去指导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四. 现代教育研究

上述几个方面,基本能反映出此期伤寒学研究的主要现状和成就,而伤寒学知识与理论的普及与教育,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近代中医教育,逐渐从宫廷走向社会。光绪27年京师大学堂兼辖医学堂,是医学教育普及于社会之始。其后,官办与民办相间,学堂、院校教育渐成规模。1956年全国首批中医学院设立,标志着中医传统师徒授受的教育模式,已为正规院校教育所替代。于中医知识的传播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伤寒学课程,在学堂、院校教育模式中,始终是必修科目之一。为适应教育之需,相应的教材、通俗读本等,因之而得以大量涌现。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伤寒学教材建设历经数十年,目前已编至第七版,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伤寒学教育已从单纯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逐渐过渡到教学——临床——科研结合的综合模式,说明经典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应的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优化,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临床讨论、实验教学、题库建设等,逐渐完善。形象生动的讲解、直观可信的演示,大大提高了经典著作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各院校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伤寒论》教学的课题研究,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综上而言,伤寒学研究总体形势不错,大范围、多途径,普及与提高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而中外学术交流的扩展,有力地促进了伤寒学研究的国际泛化趋势。然则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尤须明确方向,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将伤寒学这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