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流传与发展(伤寒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三.《伤寒论》的流传与发展

《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兵火战乱的洗劫,原书散失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搜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使此书得以幸存。王叔和距仲景去时未远,他所编次的《伤寒论》应基本符合历史原貌。其后,又经东晋、南北朝,该书仍然流传于民间。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撰写《千金要方》时,由于未能窥见此书的全貌,故仅征引了该书的部分内容,并有“江南诸师秘仲景书而不传”的感慨。直至晚年撰写《千金翼方》时,始收载了《伤寒论》全书的内容,并载于卷九、卷十之中,此可视为现存《伤寒论》的最早版本。北宋年间,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奉朝庭之命校正《伤寒论》,在其《校定伤寒论•序》中云:“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此书于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刊行,成为后世流行的《伤寒论》。

现今通行的《伤寒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宋治平年间经林亿等人校正的刻本。但宋代原校本现在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简称赵本)。因其系照宋版复刻,所以保存了宋版《伤寒论》的真面目。另有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由成无己所著的《注解伤寒论》,称为“成注本”,该本经明代嘉靖年间汪济川校定复刻而流行于世,亦可称汪校本。

《伤寒论》自王叔和重编之后,即受到了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自晋迄宋,研究《伤寒论》且卓有成就者有八大家。这八大家及其代表著作分别是:晋•王叔和之《脉经》,唐•孙思邈之《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韩祗和之《伤寒微旨》、朱肱之《南阳活人书》、庞安时之《伤寒总病论》、许叔微之《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郭雍之《伤寒补亡论》、成无己之《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其中,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对《伤寒论》原文逐条加以注释,并运用《内经》理论进行阐述与发挥,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且开创了注解《伤寒论》之先河。明清以降,张仲景被尊为医圣,《伤寒论》被尊为医经之一,成为医家必读之书,故整理和注解《伤寒论》者更是名家倍出。如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伤寒尚论篇》)、张隐庵(《伤寒论集注》)、张路玉(《伤寒缵论》)、柯韵伯(《伤寒来苏集》)、钱天来(《伤寒溯源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徐大椿(《伤寒论类方》)、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唐荣川(《伤寒论浅注补正》)等都为研究与发展《伤寒论》的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注家或循原书之旧而加以阐释(如张隐庵、张遂臣、陈修园),或打乱原书之序而重新撰次(如方有执、喻嘉言、周扬俊),或以法类证(如尤在泾),或以方类证(如徐大椿),虽仁智之见各异,然皆能阐发仲景学术而有所成就。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所纂的《医宗金鉴》,集医学各科之大成,而以《订正仲景全书》揭诸篇首,实可昭示《伤寒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民国以后,研习《伤寒论》者更不乏名家,有依仲景成法而详为诠释者,如曹颖甫《伤寒论发微》;有衷中参西而畅述己见者,如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更有灵活运用《伤寒论》之方药而卓有成效者,如张锡纯之《衷中参西录》。建国以来至于有关单位及学者研究《伤寒论》之著作付诸刊行者,数目之多,实难统计,而见于中医刊物之学术论文更是目不睱接。可以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研究《伤寒论》的人员之众,文献之多,均是其它中医典籍所不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