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伤寒学)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二、《伤寒论》与《金匮要略》(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ine and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均来源于《伤寒杂病论》,二者原属一书,只是在历史流传的过程中,才由于后人的撰次而一分为二,因此,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以上的原因,所以两书在基础理论、诊法治则、配伍理论、方药应用等方面都是相通而不可分割的,只是一偏重于以六经辨证辨治伤寒,一偏重于以脏腑辨证辨治杂病。但是,张仲景当初之所以着《伤寒杂病论》而不是着《伤寒论》或《杂病论》,是蕴含深意的,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因临床所见单纯外感病的辨治比较容易,能掌握汗吐下和清温诸法,每可收到预期的疗效。杂病的病种虽多,而每种病都有一定的范围,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也有一定规律,辨证治疗也不太难。而外感兼杂病时则非常复杂,最难辨治,一有失误,则后果严重。仲景就是针对这一临床的难点与现实的需求而撰写《伤寒杂病论》的,其意在于通过伤寒与杂病合论的方法,揭示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为后学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辨治方法,所以他在《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对于伤寒杂病合论之旨,前贤医家早有认识,如程郊倩即云:“仲景自序,不以为伤寒之书,而以为平脉辨证,见病知源,能愈诸病之书;不以为伤寒杂病分十六卷,而以为伤寒杂病合十六卷。伤寒杂病不分,是教人于伤寒杂病异处,辨其何以异,更于伤寒杂病之表里腑脏同处,辨其何以同。”柯韵伯也说:“世谓治伤寒,即能治杂病,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且伤寒中又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伤寒与杂病之证治井然,今伤寒与杂病分门,而头绪不清,必将杂病混伤寒而妄治之矣。”二氏之论,对伤寒杂病合论的优点与长处辨析颇详。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后人虽将仲景之书人为的一分为二,但两书的联系并未因此而割断,在《伤寒论》中仍有许多有关杂病的论述,而在《金匮要略》中,也不乏有关外感病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相互参合,互相印证,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仲景辨证论治的理论与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自身辨证论治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