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寸口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①人体部位名。即掌后桡动脉搏动处。属手太阴肺经。该处太渊穴(位于腕横纹)去鱼际穴仅一寸,故称寸口。《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灵枢·经脉》:“肺手阴之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②脉诊部位名。指掌后桡动脉搏动处,包括寸关尺三部在内,统称为“寸口”,又称为“脉口”,或“气口”。《素问·六节脏象论》:“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命曰平。”《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1]

  1. 郭霭春 主编.黄帝内经词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