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 (SI18)

52166tangao讨论 | 贡献2015年4月7日 (二) 14:05的版本 (已导入1个版本)

颧髎 (SI18,QuanLiao)

手少阳,太阳之会。

[[文件:文件:SI18SI19.gif


别名

颧髎、权髎、兑骨。


释名

颧,颧骨;髎,又作窌,骨孔。穴在颧骨下凹陷处,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陷中。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穴区内有眶下神经,深层有面神经颧支和下颌神经肌支分布。


功用

祛风镇痉,清热消肿。


主治

口眼呙斜,眼睑閏动,齿痛,唇肿。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牙痛等。


配穴举例

配大迎治目閏动 (《百症赋》);配合谷、翳风治三叉神经痛;配肝俞、太冲治面肌痉挛、眼睑閏动 (《腧穴学》)。

配翳风、合谷,有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齿痛。

配肝俞,太冲,有舒肝解痉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肌痉挛,眼睑瞤动。


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0.5—1.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肿唇痈,颧髎主之。

《铜人》:治口喎,面赤目黄。手少阳、太阳之会。

《大成》:主眼瞤动不止。


别名

兑骨,兑端,椎髎,权髎。


穴义

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


名解

1)颧髎。颧,颧骨也,指穴所在的部位。髎,孔隙也。颧髎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冷降归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冷降于地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走小肠经体内经脉,故名颧髎。2)兑骨、兑端。兑,八卦中属金也。骨,水也。兑骨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理同颧髎名解。3)兑端。兑,八卦中属金也。端,终点也。兑端名意指本穴气血性凉,运行到了小肠经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天容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凉性之气,且位处小肠经气血上行的最高点,故名兑端。4)椎髎、权髎。椎,捶击之器。权,秤锤也。髎,孔隙也。椎、权名意指本穴的水湿云气化雨归降地部,所降之雨如小椎或秤锤一般,故名椎髎、权髎。5)手少阳太阳之会。本穴的水湿云气,除一部分化雨冷降外,其余部分则进一步吸湿并以云的形式横向下行听宫穴,外输水湿云气的横行特征同合于手少阳经气血特性,故为手少阳太阳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性凉。


运行规律

横向下行听宫穴。


功能作用

冷降天部浊气。


治法

寒则通之或先泻后补,热则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