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灵 (HT2)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青灵 (HT2,QingLing)

文件:H2.jpg


别名

青灵泉


释名

穴与“清冷渊”相近而得名。“青灵”为“清冷”之音转。


出处

《太平圣惠方》。


定位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当极泉与少海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穴区内有臂内侧皮神经和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本干和肱动脉及其分支分布。


功用

理气止痛,宽胸宁心。


主治

目黄,头痛,振寒,胁痛,肩臂痛。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

其它:肩胛及前臂肌肉痉挛。


配伍

配曲池,有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配光明、合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疾。

配天井、丰隆,有健脾化痰,行瘀散结的作用,主治腋淋巴结炎。


操作

直刺0.3-0.5寸;可灸。


文献摘要

《铜人》: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

《大成》:主目黄头痛。

《图翼》:振寒胁痛,肩臂不举。


别名

青灵泉。


穴义

心经之血的气化之气在此以水湿云气的形式运行。


名解

青灵。青,肝之色也,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的横行。灵,灵巧也。青灵名意指本穴的气血运行为风木的横向运行方式。本穴物质为极泉穴下传血液的气化之气,在本穴的运行过程中,它因散热而缩合为水湿云气并以云气的方式向下传输,表现出风木的灵巧特征,故名青灵。青灵泉名意与青灵名同,泉指天部运行的云气中富含水湿。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云气。


运行规律

循心经下行少海穴。


功能作用

运化心血。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