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无编辑摘要
第321行: 第321行:  
视觉诱发电位几种。现简述体感诱发电位的引导方法和波形;刺激电极安放在上肢正中神经经过的皮肤表面(也可放在下肢的某一部位),记录电极放在颅顶靠近中
 
视觉诱发电位几种。现简述体感诱发电位的引导方法和波形;刺激电极安放在上肢正中神经经过的皮肤表面(也可放在下肢的某一部位),记录电极放在颅顶靠近中
   −
央后回的头皮表面,参考电极置于耳壳;记录到的标准波形如图10-50所示。图中的P9
+
央后回的头皮表面,参考电极置于耳壳;记录到的标准波形如图10-50所示。图中的P<sub>9</sub>波起源于正中神经的第一级神经元;P<sub>11</sub>波可能起源于脑干或颈脊髓,因为丘脑以上中枢病变时,P<sub>11</sub>不受影响,而颈脊髓病变时P<sub>11</sub>消失;P<sub>13</sub>和P<sub>14</sub>波可能由脑干内侧丘系活动所产生;N<sub>20</sub>波是一个负波,一般认为它来源于丘脑向皮层的投射或皮层感觉区,因为在丘脑病变时可使N<sub>20</sub>波消失,而N<sub>20</sub>波以前的电波成分不受影响。因此,通过体感诱发电位的记录和分析,有助于对患者中枢损伤位置的诊断。[[文件:shenglixue241.gif]]alt="">
 +
 
 +
四、觉醒和睡眠
 +
 
 +
觉醒和睡眠都是生理活动所必要的过程,只有在觉醒状态下,人体才能进行劳动和其他活动;而通过睡眠,可以使人体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于睡眠后保持
 +
 
 +
良好的觉醒状态。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9小时,儿童需要睡眠的时间比成年人长,而老年需要睡眠的时间就比较短。与觉醒对比,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
 +
 
 +
化,一般表现为:①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②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③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例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
 +
 
 +
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民汗功能增强等。
 +
 
 +
 
 +
 
 +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
 
 +
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单纯在中脑肉状结构的头端加以破坏,而保留各种感觉上传的特异传导途径,动物即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各种感觉刺激都不能唤醒动
 +
 
 +
物,脑电波不能由同步化慢波转化成去同步化快波,虽然这时感觉传入冲动完全可以沿特异传导途径抵达大脑皮层。因此认为,觉醒状态的维持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
 +
 
 +
激动系统的作用。目前认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可能是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因此静脉注射阿托品能阻断脑干网状结构对脑电的唤醒作用。进
 +
 
 +
一步的研究观察到,动物在注入阿托品后,脑电呈现同步化慢波而不再出现快波,但动物在行为上并不表现睡眠。看来,觉醒状态的纤维比较复杂,脑电觉醒状态
 +
 
 +
(呈现快波)与行为觉醒状态的维持有不同的机制。动物实验观察到,单纯破坏中脑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后,则动物在行为上不能表现觉醒,对新异的刺激不能表现
 +
 
 +
控究行为,但脑电仍可有快波出现。因此,行为觉醒的维持可能是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动物实验还见到,破坏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后,则动
 +
 
 +
物电波快波明显减少;但如有感觉刺激传入冲动时,则动物仍能唤醒脑电呈现快波,不过和种唤醒作用很短暂,感觉传入刺激一停止,唤醒作用即终止。所以,蓝斑
 +
 
 +
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与脑电觉醒的维持也有关系。其作用是持续的紧张性作用;而上行激动系统(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的作用是时相性作用,它调制去甲肾上
 +
 
 +
腺素递质系统的脑电觉醒作用。
 +
 
 +
 
 +
 
 +
(二)睡眠的时相
 +
 
 +
通过对整个睡眠过程的仔细观察,发现睡眠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其一是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时相,其二是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的时相。前者是一般
 +
 
 +
熟知的状态,其表现已在前文述及,常称为慢波睡眠(slow wave
 +
 
 +
sleep,SWW)。后者的表现与慢波睡眠不同,称为异相睡眠(paradoxicalsleep,PS)或快波睡眠、快速眼球运动 (rapid
 +
 
 +
eyemovements,REM)睡眠。异相睡眠期间,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以致锅醒阈提高;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
 +
 
 +
驰;脑电波呈现去同步纶快波。这些表现是异相睡眠期间的基本表现。此外,在异相睡眠期间还会有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例如眼球出现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
 +
 
 +
在人类还观察到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呼吸加书本而不规则。慢波睡眠与异相睡眠是两个相互转化的时相。成年人睡眠一开始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慢
 +
 
 +
波睡眠持续约80-120分钟左右后,转入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持续约20-30分钟左右后,又转入慢波睡眠;以后又转入异相睡眠。整个睡眠期间,这种反复
 +
 
 +
转化约4-5次,越接近睡眠后期,异相睡眠持续时间逐步延长。在成年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均可直接转为觉醒状态;但觉醒状态只能进入慢波睡眠。而不能直
 +
 
 +
接进入异相睡眠。在异相睡眠期间,如将其唤醒,被试者往往会报告他正在做梦。据统计,在191例被试者异相睡眠期间唤醒后,报告正在做梦的有152例,占
 +
 
 +
80%左右;在160例被试者慢波睡眠期间唤醒后,报告正在做梦的只有11例,占7%左右。因此一般认为,做梦是异相睡眠的特征之一。在人体中还观察到,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的分泌与睡眠的不同时相有关。在觉醒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较小;进入慢波睡眠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转入异相睡眠后,生长激素分泌又减少。看来,慢波睡眠对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是有利的。异
 +
 
 +
相睡眠是睡眠过程中再现的生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曾观察到,如几天内被试者在睡眠过程中一出现异相睡眠就将其唤醒,使异相睡眠及时阻断,则被试者
 +
 
 +
会出现易激动等心理活动的扰乱。然后,又让被试者能自然睡眠而不予唤醒,开始几天异相睡眠增加,以补偿前阶段异相睡眠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异相睡眠可直接
 +
 
 +
出现在觉醒之后,而不需经过慢波睡眠阶段。由此认为异相睡眠是政党衙所必需的生理活动过程。动物脑灌流实验观察到,异相睡眠期间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因此
 +
 
 +
认为,异相睡眠对于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有密切关系;并认为异想睡眠期间有昨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促进学习记忆活动。看来,异相睡眠对促进精力的恢复是有利
 +
 
 +
的。但是,异相睡眠会出现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这可能与某些疾病在夜间发作有关,例如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等。有人报导,病人在夜间心绞痛
 +
 
 +
发作前常先做梦,梦中情绪激动,伴有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致心绞痛发作而觉醒。
 +
 
 +
 
 +
 
 +
(三)睡眠发生的机制
 +
 
 +
睡眠是由中枢内发生了一个主动过程而造成的,中枢内存在着产生睡眠的中枢,有人认为,在脑干尾端存在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这一中枢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有人称之为上行抑制系统),并与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由于中枢神经递质研究的进展,已把睡眠的发生机制与不同的中枢递质系统功能联系了起来。慢波睡眠可能与脑干内5-羟色递质系统有关,异相睡眠可能与脑干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有关。(张镜如)'''参考资料'''1.徐丰彦,张镜如主编.人体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韩济生主编.神经科学纲要.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潘家右,伍嘉宁. NO:中枢神经中一个新的重要信使物质.生理科学进展1993;24:293-2974.包雅琳,郭 恒怡.M受体亚型研究的新进展。生理科学进展 1992;23:18-225.钱家庆.a –肾上腺素受体,生理科学进展1988;19:57-606.王崇铨,突触前受体,生理科学进展1989;20:144-1477.宋亮年,中枢神经系统中受体亚型的多样性及其生物学意义。生理科学进展1992;23:13;178.柳川,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生理科学进展1990;21:54-579.邱一华,王健鹤,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生理科学进展1992;22:21-2410.苏正昌,等,免疫反应产物对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理科学进展1992;23:327-33111.金观源,突触的可塑性与学习、记忆机制,生理科学进展1989;20:148-15312.BaileyCH,Kandel ER.Structural changes accompanying memory storage.Ann ReyPhysiol1993;55:397-42613.Bredt DS.Snyder SH.Nitricoxide,a noval neuronal messenger,Neuron 1992;8:3-1114.Goodman LS,Gilman A.The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8<sup>th</sup>ed,Pergamon Press,NewYork,199015.Hellige JB.Hemisphericasymmetry.Ann Rev Psychol 1990;41:55-8016.McNaughton BL.The mechanism ofexpression of long-term enhancement of hippocampal synpses.Ann Rev Physiol1993;55:375-36917.Ochs
 +
 
 +
S. Systems of materialtransport in nerve fibres (axoplasmic transport
 +
 
 +
)related to nerve function andtrophic control.Ann NY Acad Sci
 +
 
 +
1974;228:202-22318.Patton HD,Fuchs AF,HilleB,Scher AM,Steiner R.Textbook of Physiology 21<sup>st</sup> ed,WB SaunderCO,Philadelphia,198919.Turek FW.Circadian neuralrhythms in mammals.Ann Rev Physiol 1985;47:49-6420. Walsh K.Neuropsychology,Churchill Livingstone,Edinburgh,197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