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气”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已导入1个版本)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五积病之一,属脾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右胃脘部位有肿块突起,形状像覆着的盘子一样,日久不愈,会使人发黄疸,营养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等。多因脾虚气郁,痞塞不通,积气留结所致。
 
五积病之一,属脾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右胃脘部位有肿块突起,形状像覆着的盘子一样,日久不愈,会使人发黄疸,营养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等。多因脾虚气郁,痞塞不通,积气留结所致。
==解释二==
 
病证名。
 
 
①指脾积。出《难经•五十四难》:“指脘腹部有状如复杯的痞块。《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宜痞气丸、乌头丸,或大七气汤下红丸子等方。参见脾积条。
 
 
②指气痞。张仲景谓:“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参见痞条。
 

2015年4月2日 (四) 21:55的最新版本

五积病之一,属脾之积(《难经.五十六难》)。右胃脘部位有肿块突起,形状像覆着的盘子一样,日久不愈,会使人发黄疸,营养不能吸收而使肌肉消瘦,四肢无力等。多因脾虚气郁,痞塞不通,积气留结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