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门 (BL37)

殷门 (BL37,YinMen)

文件:UB37.jpg


释名

殷,深厚、正中;门,经气出入之所。穴当大腿后正中肌肉丰厚处,分列人体两侧下肢,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承扶与委中连线上,当承扶下6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腱肌;穴区内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有坐骨神经和股动脉分支分布,并有坐骨神经本干经过。


功用

舒筋通络,强腰膝。


主治

腰腿痛,下肢痿痹。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

其它:腰背痛,股部炎症等。


配穴举例

配肾俞、委中治腰脊疼痛;配风市、足三里治下肢痿痹 (《腧穴学》)。

配肾俞、委中,有健腰补肾,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腰脊疼痛。

配风市、足三里,有利腰腿,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0-2.0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腰痛得俛不得仰。

《铜人》:举重恶血。

《大成》:外股肿。


穴义

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


名解

殷,盛大、众多、富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殷门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水湿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承扶穴脾土中外渗而至的地部水湿,至本穴后,水湿分散于穴周各部并大量气化,气血物质如充盛之状,故名殷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充盛的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

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燥湿生气。


治法

寒则补之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