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沟 (SJ6)

支沟 (SJ6,ZhiGou) 经穴

文件:SJ6.jpg


别名

飞虎


释名

支,即“肢”,指上肢前臂;沟,指前臂伸肌桡侧凹陷处;穴居其中,故名。别名飞虎 (见《针灸大全》),《针方六集》:“以虎口交叉,中指飞到外是穴,故曰飞虎。”


出处

《灵枢•本输》。


定位

在阳池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拇长展肌;穴区内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骨间后神经和骨间后动脉分布。


功用

清利三焦,通腑降逆。


主治

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便秘,热病。

针麻常用穴之一。多用于治疗胁痛,习惯性便秘等。

头面五官疾病:暴喑,咽肿,耳聋耳鸣,目赤目痛。

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妇科疾病:经闭,产后血晕不醒人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麻痹瘫痪,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

其他疾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配穴举例

配足三里治便秘;配章门治胁肋痛;配阳池、八邪治手指震颤 (《腧穴学》)。

配阳池、八邪,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手指震颤。

配足三里,有通调腑气的作用,主治便秘。

配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操作

直刺0.8—1.2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暴喑不能言,支沟主之。

《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肩臂痠重,胁腋痛,四肢不举,霍乱呕吐,口噤不开。

《大成》: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

《图翼》:凡三焦相火炽盛,及大便不通,胁肋疼痛者,俱宜泻之。


别名

飞虎,飞处。


穴义

三焦经气血在此受热扩散。


别名

1)支沟。支,树枝的分叉也。沟,沟渠也。支沟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扩散。本穴物质为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水湿较少,至本穴后又因进一步的吸热而胀散为高压之气,此气按其自身的阳热特性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亦如树之分叉,故名支沟。飞虎、飞处名意与支沟同,飞是指穴内气血为天部飞行的阳气,虎为寅木之风,指穴内气血的运行为风行之状,处则是指穴内阳气到达它所应去的处所。2)三焦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本穴为三焦经阳气的经过之处,故为三焦经经穴。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吸热后上行天部的阳热之气,其运行时的上行变化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

大部分升散于天部,小部分循三焦经上行。


功能作用

生风化阳。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针出气。


位置

前臂伸侧面腕背横纹后三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灵枢•本输》:“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


功效

清热、通下、利胸胁。


主治

古代记述:热痛、呕吐、便秘、浮肿、心痛、目痛、咽肿、耳鸣、耳聋、口噤、暴喑、肩臂酸重、腋胁急痛、项不可顾、肘臂痛、指挛、手指麻木、产后血晕。

近人报道: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产后乳少、带状疱疹、急性胆囊炎。


方例

心痛如锥刺:支沟、太溪、然谷。

胸胁痛:支沟(左泻右、右泻左)、委中(出血)。

呕吐:天枢、支沟。

大便闭结:支沟、足三里。

乳汁分泌不足:膻中、乳根、支沟、足三里。

肋间神经痛:支沟、阳陵泉。


刺灸法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5分钟。


其它

经(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