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舍 (BL49)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意舍 (BL49,YiShe)

文件:UB49.jpg


释名

意,意念。《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舍,居所。“脾藏营,营舍意”穴在脾俞之旁,故名。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穴区内有第11、12胸神经后外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深部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肌支和胸背动脉分支分布。


功用

健脾和胃,利胆化湿。


主治

腹胀,肠鸣,呕吐,食不下。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肠炎,胃扩张,肝炎,食道狭窄;

其它:腹直肌痉挛,胸膜炎,糖尿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配伍

配期门、阳陵泉,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操作

斜刺0.5—0.8寸;可灸。


文献摘要

《甲乙经》:腹满胪胀,大便泄。

《铜人》:背痛恶风寒。


穴义

脾脏的热燥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

意,脾之神也,脾气也。舍,来源也。意舍名意指脾脏的热燥阳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热燥的阳气。


运行规律

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外散脾脏之热。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