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珍言录·论治·治疗原则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五十•新方八阵•补略》)

解释

此论点是张氏根据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理论提出的,认为阳以阴为基,阴赖阳以化,故临床治疗阴虚、阳虚病证时,应注意滋阴不忘助阳,补阳并兼益阴。如其创制治疗肝肾阴虚的左归丸,在大队的补阴药中又加用菟丝子、鹿角胶等温补肾阳之品,目的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治疗肾阳不足的右归丸,在用补阳药的同时又佐山药、萸肉、枸杞子等养阴之品,目的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治疗肾阴、肾阳不足者用药配合如此,治其他脏的阴阳虚衰以及气血不足等,亦当参其意而用之。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现代•岳美中《岳美中论医集》)

解释

急性病多外感实邪所致,来势迅猛,传变较快,故治疗宜大胆果断,速战速决,不可坐失时机。但亦不可鲁莽行事,应辨证清楚,有的放矢,故治急性病的胆与识,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慢性病多属内伤杂病,其病来渐,缠绵日久,正气多虚。正虚之体,既不耐重剂,即使方药对症,正气亦难骤复,故治疗宜宽缓广服,运筹周全,假以时日,方能水到渠成。有方,指针对病机之方;有守,即服之虽无显效,亦不宜轻易更方,为医者需有此定见。否则操之过急,轻易地改弦易辙,往往酿成欲速不达之过。

要知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药入口,即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

要知药气入胃,不过借此调和气血,非药入口,即变为气血,所以不在多也。(清•徐灵胎《慎疾刍言•制剂》)

解释

其言虚证用补不在多,贵乎维护胃气。凡以药治病,必借脾胃中州斡旋之力,方能使气血调和而奏效,这正是张景岳说的“非以药汁入腹即为人血,药气入腹即为人气也”(《景岳新方砭》)。故进补药不在多,须时时顾及胃气,如脾胃之气薄弱,即使补益中病,也常因运化无力而有碍药物之吸收,反致病情加重,所谓“虚不受补”也。故施补剂应首重脾胃功能,或配伍助脾醒胃之品,使中气健旺,化源充足,气血自会渐生。

考《内经》治肝,不外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

考《内经》治肝,不外辛以理用,酸以治体,甘以缓急。(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痉厥》)

解释

所谓《内经》治肝,实本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该论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其言辛以理用者,指用辛散之品以解肝郁,是从肝喜条达,主疏泄之生理而言,故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肝以阴血为体,乃气之附丽,酸可补阴血而敛肝气,治肝体而使用有所归,故曰酸以治体。肝又为将军之官,主升主动,其性刚,故以急为苦。甘能缓中,治以甘缓,以柔克刚,故曰甘以缓急。总之,肝病虽繁,临证治法甚多,但概其大要,不越辛散、酸收、甘缓三个原则。

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

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十七•杂证谟•脾胃》)

解释

五脏有病,重在治脾,然脾胃有病,除治本脏外,尚须注意调治他脏,因脾胃纳运有赖于他脏的协调和促进,他脏有病,亦可累及脾胃。如肝气郁结,不遂其条达之性,木不疏土,则脾气不能伸,胃气不能复,故必得舒肝气助升发,使木气达于中土,脾胃诸症方能消除。又如命门火衰,中州不运,治当以温肾壮阳为先,使釜底之火旺盛,中土不寒,则水谷乃化,脾胃自治。故五脏失和,脾胃难安;四方充足,脾胃受益,故曰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清•周学海《读医随笔•卷四•用药须使邪有出路》)

解释

大凡实证,皆以邪盛为主,治当祛邪。祛邪宜给其出路,并要速去,尽去之,否则逐邪无门,贻误病情。如肌表受邪,当用汗法,使邪外达而散,所谓“邪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水肿兼有表证,可“开鬼门”以驱邪;痢疾兼有表证,可用逆流挽舟,令邪从汗而解。故曰不散之不得外也。如邪聚肠腑,当用下法,使邪随糟粕而泄。若热结膀胱,少腹蓄血,或水饮内积,胸腹满胀者,均可泄之,使邪从下出。故曰不泄之不得下也。总之,不同的病邪,应给予不同的出路,而给出路,又应据病位之所在而因势利导之。

治心火以苦寒,治肾火以咸寒。

治心火以苦寒,治肾火以咸寒。(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君火相火论》)

解释

心火实证居多,宜用苦寒直折,且苦味入心,能泄降心火,导邪下行。故曰治心火以苦寒。肾火多为虚火,大多由于真阴耗伤,而致阳亢无制,故宜用咸寒之品以填补真阴,真阴足则阴与阳并,水能制火。如大补阴丸中,用龟板便属咸寒之品,可育阴潜阳,使阴液得养,则肾火自然平熄,是培本清源之法,此即王太仆(王冰)所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义。

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

治先天当求精血之属,培后天须参谷食之方。(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虚劳》)

解释

《难经》曰:“损其肾者,益其精”,肾为精血之源,非精血则无以立形体之基,故先天不足,应重在填补精血。而“精血有形,故非味厚之品,不能濡养真阴,渗灌府藏”(《药治通义》),故求精血之属多用味厚与血肉有情之品,如熟地、萸肉、龟板、紫河车等。脾为仓廪之官,非水谷则无以成形体之壮,而诸多食物味甘入脾,具有补脾之力,故后天虚弱,须参谷食之方以培中土。如王氏治脾胃气虚者,遣方中常配伍山药、扁豆,苡仁、莲肉,大枣、粳米等,以补气健脾而助运。

情志中病,未可全凭药力,务须屏烦颐养,方能除根。

情志中病,未可全凭药力,务须屏烦颐养,方能除根。(清•程杏轩《杏轩医案•续录•家芁生兄怔忡治法》)

解释

情志不遂,可使五脏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在治疗上不能徒恃药饵,因人是有情的,常言道“无情草木之品,不能胜有情之病”,“心病还须心药医”。故病关情志,陈施以药物外,还须嘱其襟怀舒畅,怡悦情志,实能助药力之不逮。如黄承吴谓:“七情之伤人也,亦形受之,而七情之起,则由于心意识,故其为病,有难尽于病石治者。”(《折肱漫录》)。

初病之热为实热,宜用苦寒药清之,大病后之热为虚热,宜用甘寒药清之。

初病之热为实热,宜用苦寒药清之,大病后之热为虚热,宜用甘寒药清之。(明•喻嘉言《寓意草•辨王玉原伤寒后余热并永定善后要法》)

解释

初病之热,多属邪势炽盛,正气未衰,故可用苦寒之品清其热,俾热邪速去,如连翘、山栀、黄连、黄芩等,皆为常用之药。而大病后之热,多系余热未净,阴津已耗,若再投苦寒,不惟热不能清,反将更伤其阴,故宜用甘寒柔润之剂,一者清未净之热,二者滋已耗之阴,寓养阴于清法之中,使热退而津复。故喻氏云;“以生津之药,合甘寒泻热之药,而治感后之虚热,如麦门冬、生地、牡丹皮、人参、梨汁、竹沥之属,皆为治法”(同上)。

欲泄水,必崇土, 欲平气,必疏木。

欲泄水,必崇土, 欲平气,必疏木。(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臌胀水肿》)

解释

此乃治疗水肿的两大治法。脾主运化水液,若脾失健运,则水湿无制,泛溢表里而成水肿。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治疗水肿常用实脾饮,亦用胃苓汤,附子理中汤等,其旨均在崇土,以中州得运,阳气流通,水自渗泄。肝主疏泄,能助脾胃之运化,若肝失疏泄,脾土受制,则土虚而水泛,同时气滞亦能导致水停,即所谓“气不行水”,故治水肿方药中常配香附、青皮木香等疏肝行气之品,使气行则水亦随之而行。

肝虚无直补之法,补肾即所以补肝;中虚有兼补之方,补火而更能生土。

肝虚无直补之法,补肾即所以补肝;中虚有兼补之方,补火而更能生土。(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三•痰饮》)

解释

肝藏血属木,为水之子,肾藏精属水,为木之母。所说肝虚无直补之法,即虚在肝可求之肾,补肾即所以补肝。如肝血不足可濡养肾精,乃《难经》虚则补其母之义。《医宗己任篇》所载“滋水清肝饮”(山茱萸、白芍、酸枣仁、归身、熟地、山药、柴胡、栀子、丹皮、茯苓、泽泻),原系六味地黄丸加味,本为治肾阴不足之方,而临床则又常用于肝之阴血不足,气火内郁等证。中虚,在此指脾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脾运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故脾阳虚或服补脾药而不效时,兼用补肾阳之品可以奏效。说明温肾阳有助脾运之功,即“补火而更能生土”之义。

治肝不应,当取阳明。

治肝不应,当取阳明。(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木乘土》)

解释

木易乘土,但诊治时还须分清主次。如肝气横逆而犯脾胃者,其本在肝,治疗亦宜抑肝为主,常用“抑木扶土”法。如脾胃虚弱而致肝木顺乘,则其本在脾胃,若仍着眼于治肝,未免舍本逐末,治当扶土为主,佐以抑木,此即治肝不应,当取阳明之义。对此,叶氏常用人参、茯苓、半夏、白术、陈皮、甘草等培补中宫,再佐以白芍、木瓜、乌梅、当归等柔制肝木,使脾胃健运,则肝气自平。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近代•丁甘仁《丁甘仁医案•卷八•膏方》)

解释

脾以健运为常,胃以通降为顺。故治脾当重“升运”,治胃勿忘“通降”,即使对脾胃虚证,亦不可纯用甘温或甘凉药滋补,应顺脾胃之性加用升清与和降之品。如东垣制补中益气汤,配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陈皮以理气助运;升阳益胃汤中加羌活、防风以鼓动胃气,可见其治脾之方不失升运,治胃之方不离通降。又如叶天士对胃阳虚者,每取干姜、吴萸、桂枝、荜拨之类辛温流动,斡旋中阳,对胃阴虚者,喜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补而不腻之属,又常加半夏、陈皮等辛开之品于滋润药中,皆深得调补脾胃之奥义。

无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

无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卷上•病同人异论》) 此语指出治病因人制宜的重要性。盖人之禀赋有厚薄,脏气有阴阳,年岁有老少,身形有肥瘦,性情有缓急,肢体有劳逸,故六淫、七情感人虽同,但人受之而发病则各异,故凡临证施治宜仔细审察,灵活变通,切不可拘执于同病用同方治之,若不知此,则常因药性与病体相悖而加剧。

腑病宜开通,不得以脏药犯之;脏病宜补益,不得以腑药犯之。

腑病宜开通,不得以脏药犯之;脏病宜补益,不得以腑药犯之。(清•石寿堂《医原•卷上•阴阳治法大要论》)

解释

六腑者,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通则机枢运转,出入有序,不通则传化无由而易壅滞成病。故治腑病宜用开通之品,以疏通气机,消其郁滞,从而复其传化之功。而治脏药多补,性缓守中,治腑者犯之,则往往更助其壅,故曰腑病宜开通,不得以脏药犯之。五脏者,体阴主守,藏精气而不泻。精气乃人身至宝,能守则精气内盛,周身得养,不守则精气妄泄而易耗。故治脏病宜投补益之品,使阴阳气血充足,生机来复。若误用治腑药峻夺疏利,则更虚其精气,故曰脏病宣补益,不得以腑药犯之。

诸病不已, 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

诸病不已, 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明•周子干《慎斋遗书•卷二•辨证施治》)

解释

人生之后,以脾胃之气为本。故一些慢性病之虚证,无论气血不足,脏腑虚损,律液耗伤,精气亏乏等,治之者首宜注意脾胃。若有脾胃不调者,先宜调治脾胃,盖脾胃强健,则饮食渐增,气血化源充足,五脏受荫,从而增强抵抗能力,诸恙可因之而愈。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脾胃论》)。周氏此言,实是继承了李东垣脾胃论的学术思想,是治疗一切慢性病带有战略观点的治疗原则,不可忽视。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脾胃》华岫云评语)

解释

脾为阴湿之地,非阳光照之,无以生万物。故脾喜刚燥,治脾之药,多温燥性刚,而远阴柔腻静,处方亦多投理中、平胃之类,以温其中阳,重振运化之职,故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胃为阳燥之地,非雨露滋之,无以纳水谷。故胃喜柔润,调理胃腑常用沙参、麦冬益胃之剂,以甘寒濡养,既可除肠胃之燥,又可济津液之亏,使胃阴来复,顺其通降之性,故曰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由此可见,脾胃之性阴阳有别,喜恶各殊,故治脾胃之法应各求其属。

邪气不去而补之,是关门逐贼;瘀血未除而补之,是助贼为殃。

邪气不去而补之,是关门逐贼;瘀血未除而补之,是助贼为殃。(清•唐容川《血证论•卷一•用药宜忌论》)

解释

邪未去而补之则有留邪之弊,犹如资粮于寇,犯实实之戒。瘀血未除亦不应进补,补之闭门留寇,使瘀壅而难除。即使瘀血兼正虚者,也当视病情或采用补消兼施,或先去邪后扶正,而不得单用补法,以致旧血不去,新血无生化之机。如虚痨宜补,但内有干血,仲景便以大黄蛰虫丸治之,名曰缓中补虚,实可免留瘀为患。

肝主疏泄,肾司闭藏;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

肝主疏泄,肾司闭藏;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清•叶天士《医效秘传•卷三•阴虚论》)

解释

肝为刚脏,内寄相火,若肝主疏泄功能失常,久则郁而生火(实火),治法常用寒凉直折,泻其有余,方如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等。肾为水脏,内藏真精,为一身阴液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景岳全书》)。故肾阴不可妄泻,临证但补其虚,如六味、左归之属,皆甘寒壮水之品,使真阴得济而肾有所藏。由此而知,肝火有泻无补,肾水有补无泻,皆是从肝肾的生理特点而制定的治则。

肥人之身,以火为宝,瘦人之身,以湿为宝。故肥人不任清凉,瘦人不任温补。

肥人之身,以火为宝,瘦人之身,以湿为宝。故肥人不任清凉,瘦人不任温补。(清•许豫和《怡堂散记•下卷•又录名言》)

解释

肥腴之体,阳气不足,痰湿多盛;清瘦之质,阴液易亏,燥热常生。故肥人体质偏寒,以火(阳气)为宝;瘦人体质偏热,以湿(阴液)为贵。这是治疗上的重要原则,如《证治心传》说:“肥人之病恐虚其阳,瘦人之病虑涸洞其阴”,此即“肥人不任清凉,瘦人不任温补”之意。因此,临床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还应掌握“因人制宜”的原则,方能提高疗效。

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

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清•许豫和《怡堂散记•下卷•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解释

精藏于肾,人出生以后,肾精必须依赖脾胃运化之饮食精微的不断滋养,方能生生不息,若脾胃虚损,可使精血的来源匮乏,因而肾精不足。故善补肾者,陈本脏外,尚需着眼于培补脾胃,特别是脾胃功能不足者,更应先调补为是。亦有肾虚不补肾,而径用益脾收功者,如宋代许叔微就善用补脾苏胃之法治疗肾亏,谓“凡下部肾经虚者,不必补之,但补脾护胃,俾谷气全而精髓自生,此乃“至妙之法”(《本事方续集》)。

补,戒急授而骤壅;伐,戒亟夺而峻利。

补,戒急授而骤壅;伐,戒亟夺而峻利。(清•唐笠山《吴医汇讲•卷八•摄生杂话》)

解释

虚证宜补,实证宜伐。但虚证一般病程较久,非旦夕可图,若欲速而急投以重剂,常因补重而壅滞胃气,反致欲速而不达。实证以邪甚为主,理当以祛邪为先,但若攻邪过于猛峻,亦能克伐正气。故用补泻除对证外,亦须重视剂量,若施之不当,均能致害。正知张介宾说:“用补之法,贵乎先轻后重,务在成功;用攻之法,必须先缓后峻,及病则已”(《景岳全书》),确是不易之论。

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

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清•汪均庵《医方集解•补养之剂•参苓白术散》)

解释

此系根据脾的生理、病理特点而确立的治则。脾属阴,阳气易虚,故治脾当首重补虚,太阴湿土,湿病颇多,故常用温燥甘淡之品以除其湿;中虚则气行无力而郁,湿困则升降之机受阻,故又须调气行滞。代表方如参苓白术散,即集补虚、除湿、调气三法于一方,故对脾虚而挟有湿滞者最为适宜。其言治脾胃者,实以治脾为主。

老人之疾,慎于吐利,尤宜用食以治之。

老人之疾,慎于吐利,尤宜用食以治之。(宋•陈直《养老奉亲书•食治养老序第十三》)

解释

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生机减退,故治之不宜妄行吐利,因吐之可败其胃,下之可夺其气,使几微之元气易耗而难复。如吴又可曰:“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温疫论》)。又缘老人体虚,难任攻药,故宜取食疗,使胃气不伤而缓图收功。即使采用药治,也可随其病情配以相应食治以增加疗效。如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除药治外,再常服山楂片、醋鸡蛋等,确能提高疗效。

大凡以药攻病者,去其大半,即宜养正气而佐以祛邪,正气充则邪气自尽。

大凡以药攻病者,去其大半,即宜养正气而佐以祛邪,正气充则邪气自尽。(明•黄承昊《折肱漫录•卷一•医药篇一》)

解释

凡疾病的形成总由正气先亏,邪气乘虚而入。攻病(祛邪)之药大多易损气血,即是实证,亦不能攻伐太过,故去邪大半,即宜扶正为主,佐以祛邪,俟正气足而邪气自尽。如“热者清之,及半即止,继以益阴;寒者热之,大半即安,继以调和”(《医彻》)。清代程国彭论治积聚、癥瘕等证,亦谓“若夫块消及半,便从末治,不使攻击,但补其气、调其血、导达其经脉,俾营卫流通而块自消矣”(《医学心悟》)。

外感忌酸收,内症戒消导。

外感忌酸收,内症戒消导。(清•宝辉《医医小草•精义汇通》)

解释

外感之病,邪多从皮毛口鼻而入,故治当疏邪解表,使邪从外出,若杂以酸收之品,则难免有闭门留寇之虞。如治外感咳嗽,若过早使用酸收药物,令肺气失宣,则咳嗽更行加重。内伤病多虚,惟其正虚,故戒消导。因消导之品,易于耗伤正气,特别是胃虚不纳、脾虚不运者,更应严禁消导。

体实气壮,要治病留人;体衰气虚,须留人治病。

体实气壮,要治病留人;体衰气虚,须留人治病。(现代•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真武汤和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尿毒症》)

解释

病人体实气壮,可知其正气未衰,尚能耐攻,故应以祛邪治病为主,使邪气速去而正气自充。体衰气虚之人,正气明显不足,则不耐药攻,故须先行扶正(留人),一俟正气来复,再行治病(药饵),病情方得以缓解。如同为臌胀病证,体实气壮者可先攻邪逐水,如舟车丸,十枣沥之类,而体衰气虚者则务救根本,培补元气,不得妄行消伐,恐邪未去而正先脱。可见,是先治病还是先扶正留人,应视患者正气强弱而定之。

人知补之为补,而不知泻之为补;知泻之为泻,而不知补之为泻。

人知补之为补,而不知泻之为补;知泻之为泻,而不知补之为泻。(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治法》引《医学入门》语)

解释

虚证宜补,实证宜泻,医者皆知。而以泻为补,以补为泻,则知之不多。如虚劳兼有干血者,仲景治以大黄蛰虫丸,并称为“缓中朴虚”,张石顽说:“举世皆以参、芪、归、地等为补虚,仲景独以大黄蛰虫丸补虚”(《伤寒绪论》)。又如小便癃闭,可用补中益气汤启其水之上源,去其上闭而小便自通。他如助其土而水自消,攻其食而脾自健,前者是以补为泻,后者是以泻为补。凡此即泻之为补,补之为泻之意。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二•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解释

人之患病,可以药治之,尤其是邪盛者,可以偏救偏,用药攻邪除病。但由于药性皆偏,故邪已去而正未复,若病愈之后,仍一味用药进补,则久服必有偏胜,所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因此与其用药扶正,莫如以食物摄养为主,仰赖谷、肉、果、菜等气味平正之品来调理善后,则精气自会康复。故张氏又强调指出:“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儒门事亲》卷一•七方十剂绳墨订一)。

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

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血未伤而气先脱,虽安必死。(清•唐容川《血证论•脉证死生论》)

解释

此语是揭示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故有“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之说。所以大失血症而未见气脱者,虽危犹生;反之,失血虽不多而见气脱者,如短气不续,汗出肢冷,六脉微细等类似现代医学的虚脱、休克,其壮似安,但预后不良,故曰虽安必死。此语对失血证的预后诊断,颇有参考价值。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明•赵献可《医贯》)

解释

气血二者在生理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的,故对大出血引起的血脱,亦需本着气血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行治疗。大失血之所以不急于补血,而以补气为主者,以气为血帅,气有摄血之功,气足则摄血而血能自止,独参汤便是益气固脱的良方。张景岳说:“但使气不脱尽,则命犹可保,血渐可生”(《景岳全书•血证》),可见血脱益气的治法是至关重要。

补气之品可重也,行气之品不可重。补血之品可重也,行血之品不可重。

补气之品可重也,行气之品不可重。补血之品可重也,行血之品不可重。(清•周声溢《靖庵说医》)。

解释

补气血药大多味甘质腻,虽能滋补,但易碍胃,故用时常配行气或行血药,可使补而不滞,此即叶天十所说“补药必佐宣通”之意。如补中益气汤中之用陈皮,四物汤中之用川芎即是此意,是亦动静结合的配伍方法,但应用时必须分清主次与用量的轻重。气虚之证应以补气为主,重用补气之品,而行气之品不可重,因行气药多辛温而燥,有耗气伤阴之弊;血虚之证,当以补血为主,重用补血之品,而行血之品不可重,因行血药能耗血动血。

治血之要:其取效在调气而补血,其收功在安神而固精。

治血之要:其取效在调气而补血,其收功在安神而固精。(清•罗美《名医汇粹》)

解释

罗氏从人身以气血用事,“血随气行”以及“血脱须补”的机理,强调治疗血证应该调气和补血。如气逆而血随气升,阳络受伤,血从上溢者,宜降气活血;气陷而血随气下,阴络受伤,血从下溢者,宜补气升提;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者,宜苦寒泻火;阳气虚弱,血失统摄者,宜甘温益气。此为调气之大要。根据出血的部位与脏腑的关系,分别予以补血,则又为补血之大要。

气血来源于后天,精神来源于先天,欲使血止不再复发,需要养生与防病,使精气内存,神不妄动,则血宁而不妄行,此即“其收功在安神而固精”之真义。

治实火之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

治实火之血,顺气为先,气行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清•汪昂《医方集解•理血之剂》)

解释

所谓实火,系指气火而言。气火上逆之出血,汪氏指出应以降气为先。固气有余便是火,气降火亦降,则血随气行而自归经,故血无上溢之患。所谓虚火,在此系指气虚之火,即东垣所谓阴火,所以虚火之出血,实即气虚不能摄血,故以养脾(胃)之气为先。因为脾主统血,又为营卫之本,气血之根,脾气充旺则虚火自敛,统血有权,故曰气壮则自能摄血。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也。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活血之当然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评语)

解释

病证的发展总是由浅入深,由气及血。由于经主气,络主血,所以初病往往邪在气分,经久不愈则邪入血分。故叶氏认为初病应从气论治,久痛则需活血通络。临床验诸痛证,如头痛、胁痛、胃痛、痹痛等,凡痛久者参用活血通络之品确有效果。

血贵宁静,不善疏动,疏动则有泛溢之虞;血贵流通,不当凝滞,凝滞则有瘀著之患。

血贵宁静,不善疏动,疏动则有泛溢之虞;血贵流通,不当凝滞,凝滞则有瘀著之患。(宋•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方》)

解释

血本阴津,宜宁静不宜扰动,动则发生出血之证。动血之因如七情过急,或劳倦色欲过度,或恣饮不节等等皆是。但“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只有环周不休,运行不息,才能营养和滋润全身组织器官,这是血的生理功能,故血又贵流通。如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以及外伤等,皆可使血行凝滞,产生瘀血病证,为医者必须识此。

阳火一清便退,阴火愈清愈起。

阳火一清便退,阴火愈清愈起。(清•程杏轩《医述•卷一》引吴天士语)

解释

此语示人治火,须分阴阳虚实。实火为有余之火,其势猖,周流不滞,宜以寒凉清之,其火自退,故其治多易。虚火为不足,因阴虚而起,补其虚则火自退。若一遇火证便清之、泻之,致使元阴愈虚,火愈炽。因而临床治火当分阴阳虚实,切不可一见火证便投寒凉。

实火吐血,宜清宜降;虚火吐血,宜补宜和。

实火吐血,宜清宜降;虚火吐血,宜补宜和。(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吐血》)

解释

吐血一证,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为气火亢盛,血热妄行,症见吐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兼有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大有力。治宜浦火降气以止血。若阴虚火旺,灼伤血络,则吐血量少色红,兼有潮热盗汗,舌绛少苔,脉细数等,情宜补阴和胃以止血。此皆为治本之法。

百凡治病,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易愈。胃气虚者,攻之不去。

百凡治病,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易愈。胃气虚者,攻之不去。(清•程杏轩《医述•卷七》引自《见闻录》)

解释

此语揭示胃气在治疗中的作用。故治病时必细察胃气的有无,凡人病邪甚而胃气不虚者。可以祛邪,邪去则病自愈。若胃气虚者,虽有实证亦不可轻用攻法,攻之则病益甚,盖因胃气本虚,攻之胃气益弱,胃气弱又不能行其药力,攻之亦无功。可见胃气的有无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治少年人,惟恐有火,高年人,惟恐无火。

治少年人,惟恐有火,高年人,惟恐无火。(明•喻嘉言《寓意草•辨鼎翁公祖颐养天和宜用之药》)

解释

治疗疾病用药时当分老少。少年人纯阳之体,肾中精气,逐渐充盛,相火亦旺,用药时应忌助火之品,故曰治少年人,惟恐有火。人至高年,肾中精气渐衰,下元不足,用药时少用寒凉,以免损伤下元阳气,故曰治高年人,惟恐无火。

夺血者不可复发其汗,夺汗者不可复取其血。

夺血者不可复发其汗,夺汗者不可复取其血。(清•张石顽《张氏医通•卷五•诸见血证》)

解释

《灵枢•营卫生会》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有“亡血瘃不可发汗"之诫,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汗为津液所化,故有“汗血同源”之说。失血多的患者,不仅血虚,津液亦亏,因而不宜用汗法,而重亡其津,故夺血者不可复发其汗。大汗之人津液必然亏损,营血亦因之而不足,因而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品,伤血则又伤其津液,故夺汗者不可复取其血。

病伤犹可治,药伤最难医。

病伤犹可治,药伤最难医。(清•程杏轩《杏轩医案并按•汪绍由翁尊堂脱证救苏》)

解释

所谓药伤,乃用药失当或服之日久,以其劫夺真元而加病。患者体虚有疾,加之长期药力的耗损,致使气阴重伤,甚成虚脱。故药伤多难医。程氏对药伤所致“虚脱”之治,首重补气,使阳气复苏,其脱乃固。故以两仪煎合生脉散补气生津,并加乘肝养胃之品,而竟全功。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用药》)

解释

此言有辨病论治之意。其后医家多宗此规矩,以为方圆。药能胜病,其因是医者识病后议药的结果。识病者取针对病证的药物一、二味即效,若不识病而盲目用药只能无的放矢,徒劳而无功。可见识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和依据,为医者不可忽之。

养生则以实脾为枢,治病则疏膀胱为枢。

养生则以实脾为枢,治病则疏膀胱为枢。(清•程杏轩《医述•卷九•小便》)

解释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散精,气血入心贯肺,然后布散全身,以滋养四肢百骸,脏腑经络,故养生重在健脾。膀胱具有藏津液与排尿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一膀胱在排尿的同时,能将人身之病气随尿而排出,故曰治病则疏膀胱为枢。但此治则只宜于湿热在下焦之病,非治一切病多以疏利膀胱为枢。

清阳明以利机关,养肝肾以滋阴血,运脾气以化湿痰。

清阳明以利机关,养肝肾以滋阴血,运脾气以化湿痰。(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中风》)

解释

此为中风的治法之一。适宜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兼挟痰湿者,并非概治所有中风之证。其中养肝肾滋明血为治本之计,运脾化痰湿,清阳明利机关为治标之法.滋燥并用。用药处方,当权衡其间之轻重。

养营阴须求甘润,理肝郁必用苦辛。

养营阴须求甘润,理肝郁必用苦辛。(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一•疟疾》)

解释

此语当为治久疟而言,疟疾久延,营卫两伤,宜用和阳生阴,通调营卫治之,当以甘润之剂如补心丹以补养营阴。然若兼口干、心悸、胁痛作酸,当以苦辛通降之剂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调和脾胃。验之于临床,不仅久疟宜用,其他病证凡属营阴不足,或有肝郁化火者,均可用之。

养心营以济肾阴,清肝热以安相火。

养心营以济肾阴,清肝热以安相火。(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卷二•虚劳》)

解释

此语意在指出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当治心、肝。因心、肾之阴阳相互依存,即为“心肾相交”也叫“水火既济。”又以心主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化生,正如《医原》云:“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张氏医通》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故养心营即可济肾阴。肝肾乙癸同源,母子相生,不论肝经实火,还是虚火,均可子盗母气,引起相火偏亢,故清肝泄热,相火自平。

凡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

凡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清•程杏轩《医述•卷七》引用慎斋语)

解释

病颠倒,是病愈而多反复之谓,难明者,谅指其反复之机理。临床若遇此种情况,则应从调理脾胃入手。盖因脾主运化,胃主纳谷,两者纳运结台,升降相因,燥湿相济,是气血生化的泉源,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起着培本作用。故脾胃称之为“后天之本。李东垣《脾胃论》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又指出脾气旺盛具有抵御邪气的重要作用。胃气亦具同样的功能。此即病颠倒难明,必从脾胃调理的真谛。

情志之病,药饵难疗。

情志之病,药饵难疗。(清•程杏轩《杏轩医案•堂妹吐证》)

解释

此语指出对精神情志因素患者的治疗,不能全凭药物。正如《景岳全书》说:“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实践证明凡因有害的心理因素致病者,如境缘不遇,所愿不遂,此种病除服药外,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开导,因良好的精神状态能起到药物所不能有的治疗作用。俗话说:“心病还用心药医。”正是说明这一真理。如医者要做好情志患者的开导工作,应常学习心身医学、医学心理学。

治湿病之里,以利小水为第一义,治湿病之表,以取微汗为第一义。

治湿病之里,以利小水为第一义,治湿病之表,以取微汗为第一义。(清•程杏轩《医述•卷五》引魏荔彤语)

解释

所谓治湿病之里者,实谓里湿之治法。湿病在里者多属脾虚,脾虚湿聚,治当健脾燥湿,淡渗小便。因燥能胜湿,淡可渗湿,故曰: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若湿在表常与风邪相搏,宜从表解,取微汗为宜,令湿从表解,此义《金匮要略》中早有明训。仲景曰:“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

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明•缪希雍《光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之二•吐血三要法》)

解释

此语指吐血后阴血不足者而言。盖吐血之人,阴血损之易而复之较难,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也,故曰阴无骤补之法,非多服药不效。而多服补阴血之剂,尤宜顾及脾胃之气,方可多服而无弊。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清•莫枚士《研经言•卷一•用药论二》)

解释

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这是告诫医者,用攻邪药必须中病即止,以防伤正,故《索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如麻、桂发汗亦能亡阳,苍、朴燥湿,亦能伤津,切勿过之。补虚之药,皆能留邪,这是告诫医者,凡邪气未尽者,不可骤进补剂,即如甘草补气,亦能助湿,若正虚甚亦须与祛邪药配伍,以免留邪。

药贵中病,不论贵贱,在善用之而已。

药贵中病,不论贵贱,在善用之而已。(清•余听鸿《余听鸿医案•湿痹》)

解释

药贵中病,不论贵贱,其意谓治病的药物有效与否,不在其价格的贵贱,关键在于切合病情,若药病相合,则断无不效。如余氏用极低廉的药物(药如槟榔、橘叶、橘皮、防己、附子等,服用四剂,“不及百文”)治愈了病程长达年余、服药近二百剂鲜效的顽证,可为例证。常有人喜服用价格昂贵的药物,认为价昂则为良药,实质药之良,应以能愈病为准,而不在价格之贵贱。为医者,切忌迎合病人不正确的心理,而妄用价高的药物,若不知此则不仅不能愈病,反致贻误病机。

滋益之味,骨血为重;疏利之气,草木为先。

滋益之味,骨血为重;疏利之气,草木为先。(清•程林《医睱卮言》)

解释

药有气、味侧重,滋益之剂,多用味重之品,所言骨血为重者,是言骨血之品多为味重。骨血是泛指动物药,以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力很强,如鹿茸、阿胶、紫河车、淡菜、雀卵、龟鳖等均属之。而用于疏利者,多用偏于气重之药。气重之剂,以植物药为首选,如枳实、香附、木香等皆有疏畅气机之功,又如厚朴行气导滞,茯苓淡渗利下等皆属之。

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

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解释

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医者皆知,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则或有未知者,如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固当补益,然邪实则必须攻邪,方无留邪之患,故唐氏又曰:“虚中实证则攻补兼用,或十补一攻,在医者之善治焉" (同上),仲景用祛瘀生新的大黄蛰虫丸治疗血痹虚劳,即属虚证不废实证诸方的一例。

治痰不效,专补中气,久之,其痰自消。

治痰不效,专补中气,久之,其痰自消。(清•程杏轩《医述•卷十》引吴簧池语)

解释

治痰不效,专补中气,是指治脾虚所生之湿痰而言。盖脾虚失运,则易酿湿生痰。湿痰是标,脾虚是本,专补中气,实为治本的措施。脾气充足,则运化正常,脾运正常则所入饮食可随食随化,不致聚而生痰,此即不治痰,其痰自消之机。故冯兆张云:“治痰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锦囊秘录》)。治痰专补中气,唯属湿痰者宜,非指能泛指诸痰。

治重病先须用药探之,方为小胆细心。

治重病先须用药探之,方为小胆细心。(清•程杏轩《医述•卷二》引《医验录))

解释

重病病情多险恶,甚则可危及生命,临证若能一眼觑定病之真情,抓住时机,或泻其实,或补其虚,一发中的,则可使久病渐愈,危证转安。然重病每易出现假象,大实似虚,大虚似实,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等,若不细审,往往真假难辨。故在真假难辨时,可先用药探之法。如真寒假热,先以温药小量以探之,若无烦躁口渴,则可知其热为假。所以说,药探亦是诊断之一法,临床切忌卤莽从事,以免铸成大错。

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

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乃交心肾之法也。(明•周慎斋《慎斋遗书•卷一•阴阳脏腑》)

解释

心主血而藏神,其性属火;肾主志而藏精,其性属水。在生理情况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俾肾水不寒,而不致泛滥,肾水亦须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而补益心阴。同时肾中真阳上升,又能温养心火。此所谓“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关系。倘若心、肾阴阳失调,则可出现“心肾不交”的病理状态,治取交通心肾之法。如肾阴亏虚,不能上濡心阴,则心火独亢,可见心烦、失眠等症,治宜滋肾阴,降心火;又如肾阳虚衰,无能上温心阳,则心火不足,可见心悸、怔忡等症,治选补肾阳,益心火之法。此皆病在心而治在肾,即所谓“欲补心者须实肾,使肾得升”之意。再有心阳不振,不能下温肾阳,则每致肾水泛滥,水气凌心,可见心悸、水肿等症,治当温心阳,制寒水。亦有心阴亏损,心火旺盛,下汲肾水,可见腰痠、梦遗等症,多取泻心火,养肾阴之法。此皆病在肾而治在心,即所谓“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之意。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清•叶天士《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解释

肾脏之阳又称“元阳”、“真阳”,乃人体阳气的根本,能温养各脏腑组织。若肾阳亏虚,不能温养周身,可出现神疲乏力、动则气喘、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不利或尿频清长、男子阳萎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固当治以温肾。亦有虚阳浮越,上热下寒者,亦宜温补真阳,其浮越之火方能下归宅窟。故曰:“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

肝为将军之官,相火内寄,得阴血的涵濡,遂能顺其条达之性,从其生生之机。故一旦阴亏血少,失于濡养,则相火旺盛,常见眩晕,躁怒,甚则猝然昏厥等症。治之者当以滋阴养血,但必须伍以清火,如一贯煎的配伍即是。故曰“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五脏皆有精,精者人之本也。

五脏皆有精,精者人之本也。(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解释

人身之精分藏于五脏,在肝为血,在心为脉,在脾为营,在肺为气,在肾为精(指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正如《灵枢•本精》说:“血、脉、营、气、精,此五脏之所藏也。”故曰:“五脏皆有精”。

五脏所藏的精气是五脏功能活动的基础,也是维持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五脏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存则神存,精足则神旺,精亡则神亡。故曰:“精者人之本也”。于此可见,不论养生抑或治病,当时刻注意保护人体之精。

盖人赖胃气以生,药亦赖胃气以运。

盖人赖胃气以生,药亦赖胃气以运。(清•程杏轩《医述•卷三》引《赤崖医案》)

解释

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阴阳无一不赖胃气以资之。胃气之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虚实存亡。若胃气本弱,则元气也不能充实,诸病丛生。若胃气竭绝,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故曰:“人赖胃气以生”。无论养生,还是治病,都必须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原则。

口服药物,先入于胃,若胃气旺盛,气化自能旁达,则可鼓舞药力直达病所。若胃气虚衰,则无以运行诸药之力,疾病终难得愈。故曰:“药亦赖胃气以运”。临症不论补虚还是泻实,皆当以顾护胃气为先。

肝主疏泄,肾司闭藏,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

肝主疏泄,肾司闭藏,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清•叶天士《医效秘传•卷三•阴虚论》)

解释

肝为相火,有泻无补,肾为真水,有补无泻的治则,是据肝主疏泄,肾司封藏的生理特点而提出的。且肝与胆相为表里,肝藏相火(指胆火,在肝病上亦称肝火)。相火旺盛则可见目赤易怒、头胀、面热、口苦作干等症,治当平肝清火,泻其有佘。故曰:“肝为相火,有泻无补”。然对阴血亏虚,而肝火偏盛者,则当滋养其阴血,柔降其肝火。

肾中元阴,又称“真水”,为人体阴气的根本,人体非此真水不能生存。若真水虚衰,则可见早衰、发脱齿摇、精神呆钝、足痿无力、男子精少、女子经闭、小儿发育迟缓等症,治当补益肾精。故曰:“肾为真水,有补无泻。”当然,对肾经湿热之症,则又当取清利之法。

肝为刚脏,非柔养不克; 胃为阳土,非清通不和。

肝为刚脏,非柔养不克; 胃为阳土,非清通不和。(近代•丁甘仁《丁甘仁匡案•卷七•调经》)

解释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必赖阴血之涵养。若阴血亏虚,则肝阳上亢,甚则化火动风,唯有滋养阴血,俾肝体得养,而复其柔和条达之性,阳热风火始得平熄。故曰:“肝为刚脏,非柔养不克。”对肝病的治疗,也多以柔养肝阴、肝血为要。

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以通降为和。如胃失通降之职,易生食滞,不化则生热,甚则胃气上逆,可见脘腹胀闷或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以及大使秘结等症。唯有消导食滞,清热和胃,故曰:“胃为阳土,非清通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