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删除1,946字节 、 2015年9月18日 (五) 17:47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
  −
  −
==拼音名==
  −
  −
Fó Shǒu
  −
  −
  −
  −
==英文名==
  −
  −
FRUCTUS CITRI SARCODACTYLIS
  −
  −
==别名==
  −
  −
佛手柑、手柑
  −
  −
==来源==
  −
  −
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
  −
  −
  −
==性状==
  −
  −
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
  −
  −
  −
==鉴别==
  −
  −
  −
  −
(1) 本品粉末淡棕黄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偶见类圆形气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多角形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
  −
  −
(2) 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
  −
  −
==性味==
  −
  −
辛、苦、酸,温。
  −
  −
  −
  −
==归经==
  −
  −
归肝、脾、肺经。
  −
  −
  −
  −
==功能主治==
  −
  −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
  −
  −
  −
==用法用量==
  −
  −
3~9g。
  −
  −
  −
  −
==贮藏==
  −
  −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
  −
  −
  −
==摘录==
  −
  −
《中国药典》
  −
  −
----
  −
  −
----
  −
  −
   
佛手 Foshou
 
佛手 Foshou
   第87行: 第10行: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地。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地。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刚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
      
==别名==
 
==别名==
    
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
  −
      
==名释==
 
==名释==
    
本品药用植物的果实,“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本草纲目》),根据形状而得名。
 
本品药用植物的果实,“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本草纲目》),根据形状而得名。
  −
      
==性能==
 
==性能==
    
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
  −
      
==功效==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
      
==应用==
 
==应用==
  −
      
1.肝郁胸胁胀痛。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
 
1.肝郁胸胁胀痛。本品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治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同用。
第123行: 第34行:     
3.久咳痰多,胸闷作痛。本品芳香醒脾,苦温燥湿而善健脾化痰,辛行苦泄又能疏肝理气。治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者,可与丝瓜络、瓜蒌皮、陈皮等配伍。  
 
3.久咳痰多,胸闷作痛。本品芳香醒脾,苦温燥湿而善健脾化痰,辛行苦泄又能疏肝理气。治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者,可与丝瓜络、瓜蒌皮、陈皮等配伍。  
  −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煎服,3~9 g。  
 
煎服,3~9 g。  
  −
      
==古籍摘要==
 
==古籍摘要==
  −
      
1.《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1.《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第141行: 第46行:     
3.《本草便读》:“佛手,理气快膈,惟肝脾气滞者宜之,阴血不足者,亦嫌其燥耳。”  
 
3.《本草便读》:“佛手,理气快膈,惟肝脾气滞者宜之,阴血不足者,亦嫌其燥耳。”  
  −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
  −
      
1.化学成分:佛手含挥发油、香豆精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佛手内酯、柠檬内酯、橙皮苷、布枯叶苷(地奥明)等。
 
1.化学成分:佛手含挥发油、香豆精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佛手内酯、柠檬内酯、橙皮苷、布枯叶苷(地奥明)等。
第153行: 第54行:     
3.临床研究:以本品30g,加蜜糖适量泡汤代茶饮,或配半夏、茯苓等煎服,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效果满意(金华医药,1979,12:24);以佛手酒浸剂,适量内服治胆绞痛,对胆石症引起胆绞痛经常发作者,可起到长期缓解作用(内蒙古医学院论文汇编,1959,1:50);以本品配败酱草,治小儿传染性肝炎,可使患儿精神好转、食欲增加、黄疸消退,对改善症状有帮助(中医杂志,1957,7:361)。另有用佛手为主的复方治疗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胃痛等,效果明显。
 
3.临床研究:以本品30g,加蜜糖适量泡汤代茶饮,或配半夏、茯苓等煎服,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效果满意(金华医药,1979,12:24);以佛手酒浸剂,适量内服治胆绞痛,对胆石症引起胆绞痛经常发作者,可起到长期缓解作用(内蒙古医学院论文汇编,1959,1:50);以本品配败酱草,治小儿传染性肝炎,可使患儿精神好转、食欲增加、黄疸消退,对改善症状有帮助(中医杂志,1957,7:361)。另有用佛手为主的复方治疗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胃痛等,效果明显。
[[分类:理气药]]
   
[[分类:理气药]]
 
[[分类:理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