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本草纲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用户名被删除)
(已导入1个版本)
 
(没有差异)

2015年3月23日 (一) 16:24的最新版本

(《食疗》)

释名

宁源曰∶初夏时有,余月则无,故名。

出产

时珍曰∶按孙 每四月鲚鱼出后即出

集解

时珍曰∶鲥,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其子甚细 腻。故何景明称其银鳞细骨,彭渊材恨其美而多刺也。大者不过三尺,腹下有三角硬鳞如甲, 其肪亦在鳞甲中,自甚惜之。其性浮游,渔人以丝网沉水数寸取之,一丝挂 才出水即死,最易馁败。故袁达《禽虫述》云∶鲥鱼挂网 以笋、苋、芹、荻之属,连鳞蒸食乃佳。亦可糟藏之。其鳞与他鱼不同,锻石水浸过,晒干 层层起之,以作女人花钿甚良。


气味

甘,平,无毒。诜曰∶稍发疳痼。

主治

补虚劳(孟诜)。蒸下油,以瓶盛埋土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