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胜则寒”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已导入1个版本)
(用户名被删除)
第1行: 第1行: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详见阴盛则内寒条。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详见阴盛则内寒条。
 +
 +
==解释二==
 +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 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虚发热(阴虚则内热)指体内阴液损耗过度所出现的内热。即《素问.调经 论》所谓“阴虚则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 “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 病状。参见“阴虚阳亢”条。

2015年4月11日 (六) 22:48的版本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详见阴盛则内寒条。

解释二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 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虚发热(阴虚则内热)指体内阴液损耗过度所出现的内热。即《素问.调经 论》所谓“阴虚则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 “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 病状。参见“阴虚阳亢”条。